
抵达印度新德里时的天空茫茫罩雾,并非冬天温度下降的雾霭,而是有毒的烟霾和粉尘。然而,在海拔400公尺恒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空气洁净迥然不同,视野宽阔朗明,重山辽远隐约,虽大气含烟笼雾,峰峦朦胧层叠,却并非空污烟霾,而是入冬之后水汽凝结的自然现象。
鸟导说,来这里是为了找寻一种比孟加拉虎还更难得一见的䴉嘴鹬,长嘴下弯、粉色双腿、体色灰、黑、白。难得一见是由于它们生活在喜玛拉雅山高海拔地区,是人们较难到达的领地;每当秋冬时节,它们会降迁到中低海拔地带,今机缘到此且果真幸运逢见。它缓步轻盈地沿着沙土石砾的溪边觅食,自在陶然的闲适,想起庄子:“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的寓意。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

群山连袂自左至右到视线被遮挡的山头,山头前方有座高架桥跨溪而建,桥下溪旁一长排由五彩布棚搭起的遮帐,居民或集或散地坐看,群男裸身在溪水中,搁浅横倒的树干旁有位男子在砍材,溪畔女孩浣衣……他们看似安逸淡然,然而,是闲是乐是苦是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日暮时分,对岸茂密的树林里走出一群人数十多,不管男女头上都扛顶着一大捆的薪柴,步步慎行、保持头身正直,呈现一种悠然的体态。女孩们衣着红橘绿蓝,点缀出清幽素境之彩,他们涉过彼溪后,有的向五彩布棚走去,有的朝我们方向踏来,再次过溪,继续走往边坡斜径步向他们的家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幕幕素朴简单的日常劳动,好似前朝诗册中所描绘的旧时生活景象,无知无欲于烟霏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