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国内 > 时事

伯拉

首相

甲抛峇底

伯拉走了

文 文 文

今日北马头条 | 甲抛峇底人民:讲到做到 伯拉是一个好首相

(北海15日讯)“他是一个好,他说过会照顾人民,他做到了。”

敦阿都拉()昨日傍晚7时10分,在国家心脏中心与世长辞,享年86岁,举国上下同哀,特别是在他的故乡—威北,这里的民众接获噩耗后,无不悲痛万分,纷纷称赞他生前的功绩和高尚的品格。

“伯拉”故居,曾经是巫统甲抛峇底区部及“伯拉”的服务中心,这间故居是决定国庆日日期的历史屋。
“伯拉”故居很大,后方是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目前是其家族的人居住。
西华拉祖提起“伯拉”时,数度哽咽。

《中国报》今早前往“”的故乡走访当地居民,其中一名印裔民众西华拉祖(60岁,退休人士)特地前来“”和故居缅怀,一提及“”,几度落泪。

“’’为人不极端,是一个很和善的人,非常照顾的印裔群体,我们找他帮忙,他一定帮忙,他为付出太多、太多了……”

他昨晚在兴都庙拜拜时,得知“”离世,那一刻,他的心情非常难过。


在卡里的印象中,“伯拉”是个温和、亲民的领袖。

”在民众卡里(69岁,退休人士)的印象中,是一个温和、亲民的,他每个月会回乡看看选民,并会在开斋节时开放门户宴请人民。

哈米迪对于“伯拉”的离世,非常难过。

另一民众哈米迪(53岁,保安)说,“”不分任何种族、宗教背景,一视同仁帮助人民,对方在位期间曾说过会照顾人民,确实做到了。

何志财(右)出示甲抛峇底11个华团及政党代表赠送纪念品给阿都拉的2007年照片;龙月娥(左)则展示她所售卖刊登“伯拉去世”新闻的《中国报》。

马华区会前执行秘书何志财(76岁)说,每次“”回来时,他们都会去找对方,“”没架子,让人容易亲近。

何志财的妻子龙月娥(73岁)说,他们在这里开设杂货店50年,亲切的“”曾到来走访,非常好人。

是因为’’而发展起来,以前他做正副时经常回来,使到这里会比较热闹一点。”

莫哈末纳吉。

马来小贩莫哈末纳吉(46岁)指出,其住家与“”的老家毗邻,因此其父亲与“”相识已久,而他从小就会经常见到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辈。

他赞扬“”为做出巨大的贡献,带动地方上的繁荣发展。

民众赞聆听民意 改善地方水患

杂货店店主何志财(76岁)指出,身为人,他对这里曾经诞生过,并带动当地的发展为荣。

他形容“”是一个好好先生,以前开始发展威北柏淡时,导致发生水灾,“”在聆听各造建议后,推动水泵的建设,让从此远离水患。

“伯拉”聆听民意,建造数条沟渠,舒缓甲抛峇底街场水灾问题,同时也把道路改成四通八达。
培育学校后方3层楼校舍,是由敦阿都拉拨款400万令吉兴建;张兴发(左起)、邱福山、林廷光、陈顺利、庄南隆等人,感谢“伯拉”的付出。

庄南隆、林廷光、陈顺利、邱福山、张兴发说,早年的街场经常逢雨必灾,“”聆听人民的声音,推动治水计划,包括打造数条沟渠,解决当地水患问题。

他们赞扬“”是个没有架子、会聆听民意的好

小甘榜变小布城

早在90年代末,“”任副揆期间,致力推动的发展,先后规划行政区,即威北县署、威北警察总部、审计局、联邦政府大厦(Wisma Persekutuan)、体育中心、千禧礼堂、政府医院、教育机构等。

2003年10月,接棒成为第5任后,威北便搭上发展列车,该区获得爆炸性的提升和规划,从小甘榜变成拥有各种建设的“小布城”。

自从有了行政区的入驻,当地屋价水涨船高,知名度也从乡区跃升为城镇。

甲抛峇底爆炸性发展,“伯拉”功不可没。
“伯拉”出任副揆及首相期间,把威北行政中心搬来甲抛峇底,包括建设这座联邦政府大厦。
甲抛峇底行政区外的体育馆,造福当地居民健康生活。

社区领袖庄南隆、林廷光、陈顺利、邱福山、张兴发说,“”在当地道路规划方面,也做得四通八达,利便当地民众。

纳兹里15岁之后,看到家乡的变化非常之大。

民众纳兹里(39岁)说,在他15岁前的记忆,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乡村,后来逐渐发展成城镇,“”的功劳功不可没。

“’’担任国会议员、期间,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不仅有规划齐全的政府部门,还有医院,非常方便民众看病。”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伯拉

首相

甲抛峇底

伯拉走了

相关文章

回忆已故伯拉卸任经历 敦马:“政治人物不应恋栈权位”

伯拉走了|伯位离世贴文 上传不负责任留言 伊发局 投报MCMC 促查

伯拉走了|沙地王室 柬埔寨 阿联酋 向伯拉家属致哀

伯拉走了|为纪念伯拉贡献 槟城MRSM或更名为 “MRSM敦阿都拉巴达威”

伯拉走了|留言“哈哈哈”引围剿 小哈尼澄清:typo 来的

伯拉走了|法米:让年轻人了解贡献 制纪录片纪念伯拉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