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会员 > 国际视野

大脑

文 文 文

40岁后常“金鱼脑”? 5招自测大脑早衰征兆

(台北15日综合电)脑退化并非长者病!其实早在40岁起,有机会出现早衰迹象,出现记忆力、集中力转差等症状。有医生教自测早衰5大征兆,又提醒5类人更易早衰,当中就包括爱看手机及没运动习惯的人士!

经常话到嘴边突然忘记?手机更新操作介面后完全不懂得操作?定居台湾、主治重症科的马来西亚医生黄轩在面子书专页撰文指,这些健忘和反应变慢的情况,可能是早衰的警号,亦即是功能较预期中提早开始衰退。

黄轩医生指,早衰可能在40岁,甚至更年轻时就出现。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现代生活压力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年轻人也会面临脑功能提早衰退的危机。如何察觉自己出现早衰?他列出以下5个早衰的征兆,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提高警觉。


早衰5大征兆:

  1. 记忆“断崖式”下跌

症状:明明昨天记得的事情,翌日却完全一片空白,包括忘记重要约会、重复问相同的事、忘记熟人名字等。
频率:每周发生至少2次。
建议:如记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崩塌,建议进行神经心理检查。

  1. 效率“滑梯式”下滑

症状:思考慢半拍、无法一心多用或做事出现拖拉的情形。
频率:持续超过3个月,工作效率较过去慢一倍以上,且失误率提升。
原因:如果效率低落并非因为短暂疲劳,而是持续恶化,可能是前额叶功能退化的初期警示。

  1. “树懒式”注意力

症状:例如听别人说话听到一半就神游,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看完一篇文章、一场会议或一部影集,只能专注10分钟。
频率:每日会分神3次或以上。
原因:注意力控制能力下降,难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可能是脑部神经传导衰退的警号。

  1. “罢工式”表达能力

症状:说话时常常讲一半就“卡住”,明明在脑海想到了,嘴巴却说不出来,想不到用词表达或词不达意。
频率:每周出现至少3次这些情况。
原因:有机会是“语言区”萎缩的表现,需特别警觉。

  1. “过山车式”情绪

症状:情绪起伏剧烈,例如暴怒突然变沮丧,即使在熟悉环境也出现过度焦躁或抑郁。
频率:每日频密地发生2次或以上,并与生活压力无关
原因:可能是脑部化学讯号不平衡的早期变化。

黄轩医生引述文献指,如果发现自己每周多次出现语言、记忆、执行和注意力的多重认知衰退表现,而且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有可能是患上“轻度认知障碍”(MCI)先兆。

5类人更易早衰
机不离手或少运动是高危

哪些人更易出现早衰?黄轩医生提醒,以下生活模式或身体状况的人,有更高出现早衰的风险:

经常熬夜的夜猫族:长期剥夺休息时间,会像机器过劳般,迟早出现问题。

电子产品重度使用者:手机或平板电脑不离手,习惯不断被动接收资讯,思考能力就会逐渐退化。

长期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压力荷尔蒙会对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饮食不均衡者:缺乏所需的营养素,影响运作。

缺乏运动者: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包括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让更灵活。

预防早衰
要有6大健康习惯

黄轩医生强调,早衰并非绝症,通过积极地调整生活方式,仍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甚至逆转部分退化的机能。他提出以下6个经过科研证实的“救脑妙招”:

  1. 地中海饮食
    多摄取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橄榄油等,这些食物富含所需的抗氧化剂和健康脂肪。
  2.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容量。
  3. 充足睡眠
    每天保持7至9小时的优质睡眠,令有足够的时间修复和巩固记忆。
  4. 积极社交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刺激,预防认知衰退。
  5. 脑力训练
    透过益智游戏、学习新技能、阅读等方式,持续挑战,保持脑力活跃。
  6. 压力管理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减少压力对的负面影响。

文:香港星岛头条
图:视觉中国 示意图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大脑

相关文章

走路6个月 脑年轻9岁

◤劲然是这样◢ 曾斯劲:左撇子更聪明?

◤劲然是这样◢ 曾斯劲:头越大越聪明?

◤劲然是这样◢ 曾斯劲:大脑流言破坏者

死前真有人生跑马灯?濒死大脑这部位活动激增

大脑可发射无线电波 控制军用雷达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