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为缓解医疗通胀问题,我国医疗保费3年内的涨价幅度不得超过10%,大马伊斯兰保险协会(MTA)总执行长莫哈末礼祖安预计,限制涨幅或使伊斯兰保险行业少收取8亿令吉的保费。
他今日在2024年伊斯兰保险领域表现的发布会之后,被询及限制保费涨幅的影响时说,协会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成员的评估,2022年至2024年的医疗通胀达15%,限制保费涨幅将使业者无法收取更高的保费,估计保费损失介于2亿令吉至8亿令吉之间。
他说,具体数额将取决于各公司医疗保险组合的规模与风险程度,尤其是那些拥有庞大医疗险业务的公司。
“那些医疗保险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将受到更大影响,因为它们的保费定价高度依赖使用率及医疗通胀,而这限制了它们调整保费的能力。”

各方努力解决问题
国家银行去年12月20日宣布4项临时措施,所有保险公司必须向投保人提供至少3年的分摊保费措施,且每年的保费涨幅不可超过10%。国行估计在这项措施下,有80%保单持有者,每年的保费调整不会超过10%。
莫哈末礼祖安指出,若在这3年缓冲期间仍无法解决保费通胀问题,问题恐将升级。
“不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现在不仅公司行业、保险行业,监管机构、卫生部以及包括私立医院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在采取很多行动,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并非双赢,而是双输的局面。所以我们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
他也预计,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将在今年下半年提交医疗保险费与私人医院收费的上涨的报告。
业者去年发放102亿
我国伊斯兰保险行业2024年的净保费收入按年增长9.8%至190亿令吉,并向保单持有人一共发放了102亿令吉的保险金,按年增长16.7%。
大马伊斯兰保险协会临时主席旺赛夫里查指出,净保费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伊斯兰保险和伊斯兰普险(General Takaful)。
“家庭伊险共支付78亿9000万令吉,占整体赔付总额的77.4%;普险则支付了23亿1000万令吉。”
他说,赔付金额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家庭伊险有效保单量的增长。全年新发保单达99万3393份,使有效保单总数从2023年的660万份增至669万份。
他说,伊斯兰普险领域在2024年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总承保保费从54亿5000万令吉增至59亿1000万令吉,增幅为8.44%;直接保费总额亦上升8.41%,从去年的54亿4000万令吉增至59亿令吉。
他指出,伊斯兰保险业在净贡献总额的占比,将从2023年的23.4%增至2024年的23.9%。
“2022至2024年间的年均贡献为97亿9000万令吉,较2019至2021年的年均70亿8000万令吉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