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广告公司工作多年,过着一段不可思议的广告人生。那是一个充满张力与矛盾的世界——精彩、疯狂,又疲惫不堪。
早期的广告圈生活另类又奔放。咖啡、啤酒、红酒几乎是每天的标配。我那位外国上司特别爱喝啤酒,午餐、晚餐时总会有人陪他小酌几杯。我酒量不好,却经常得硬着头皮陪老板干杯,再带着几分醉意回办公室继续上班。除了陪上司喝,应酬客户、业务谈判、饭局聚会,酒精似乎无所不在。对我来说,那不是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
我们经常三更半夜还在办公室开工。上司非得喝上几杯才有灵感,每次策划书写完,天都快亮了。他精神奕奕地整理简报,而我早已眼皮沉重,只想回家躺平。回到家,身上满是烟味酒气,疲惫又恍惚。那时常常想,猫先生会不会怀疑我有婚外情?一个女人半夜才回家,醉醺醺、魂不守舍的模样,怎么看都不像在上班,更像刚从哪里的派对回来。





远离圈子
广告圈内,爱情从不遮掩。不是地下情,而是“地上情”。我以前的公司里,亲眼见过一段婚外恋,男的是有妇之夫,女的是有夫之妇。两人爱得高调,公司上下没有人不知道。我一直不明白,婚外情不是应该偷偷摸摸吗?怎么能如此张扬?直到有一天,女同事的丈夫怒气冲冲地冲进公司,当场上演了一场《人夫小三》的微电影。原来,这次不是小三抢人妻,而是抢人夫!公司里一片哗然,但不到几天,又一切如常,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在那样的环境里,道德界线早已模糊,人情冷暖也显得可有可无。
直到有一天,猫先生终于开口。他没有质问,也没有怀疑,只是用着他一贯温和又略带幽默的语气问我:“你常常开夜车,都不怕我吃醋吗?”那句话轻轻的,但我心里一震。十年来,我总把工作放在第一,努力追赶节奏、完成专案、博得掌声,却忽略了身边那个默默支持我、不曾抱怨的猫先生。我笑了,原本想笑他小气。但那天晚上,我没笑出来。反而是第一次,开始思考:这样的生活,值得吗?这场用青春换来的浮夸人生,值得我继续沉溺吗?
最终,我选择离开。不是因为我撑不住这样的高压,而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让我记起,原来我曾为了爱走进这个世界,现在也愿意为爱走出来。从那一刻起,我不再是广告圈的猫夫人,而是真正属于自己,属于家的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