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骂这家报馆搞错国旗时,那家也搞错了;要骂那家报馆时,新加坡烘焙店也搞错了;要骂烘焙店时,学生的国旗扣章出错了;要骂教育部时,它的SPM报告内的国旗再错一次。那要骂谁好?总不成说教育部也不爱国吧?谁都不骂,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这些错误几乎都在同期发生?
一种“维持效应”
《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中主角用枪自杀,这部歌德的著作于1774年面世之后,少年自杀事件频生,以致此书在数国遭禁。1974年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的研究说,每当媒体报导自杀后,类似的案例就会飙升,他把这现象称为“维特效应”。这现象得到关注,许多媒体开始自律起来,在报导自杀时尽量保守,比如不在标题写自杀,也不具体说明方法。
连环搞错国旗会不会也是一种维特效应?报社的错误被大肆渲染,于是有一些人心想我也活得不耐烦了,来,让我来画错国旗刷刷存在感?这显然不成立。于是我再联想到另一个现象:“孕妇特别容易遇到孕妇”现象。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