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多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老花眼,如今出现“年轻化”现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上班族与学生,已成老花眼高风险群。眼科医生提醒,过度用眼与血糖异常都是导致视力提前退化的重要因素,民众应从日常保养开始,延缓老花眼提早报到。
老花眼其实是一种自然生理变化。台湾眼科医生蔡景耀说明,眼睛天生就是为了看远距离而设计,当视线移至50厘米至1尺内物体时,眼睛内的睫状肌与水晶体就得花更多力气调整焦距,才能让人看清楚,时间久了眼睛就会觉得吃力与模糊。
蔡医生提到,近十几年来临床观察发现,老花眼有明显提早出现趋势。许多工作需要大量盯着小字的年轻族群,如会计、文书处理人员与工程师,常不时发现看字看不清楚,甚至觉得眼睛疲劳和干涩。这些状况都可能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有关。
老花眼常见征兆包括:看近物变模糊、剪指甲时难以对准、吃饭时看不清碗里米粒等。蔡医生提醒,这些症状常在40岁左右出现,但如今由于生活形态改变,不少三十多岁甚至更年轻的人,也已开始面对类似困扰。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