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大马航空委员会(MAVCOM)今日推出全新升级版的“航空公司与机场绩效仪表板”,旨在为公众和业界人士提供更全面及详尽的全马航空公司及机场表现数据。
该仪表板不但引入新功能和更广泛的性能数据,也整合了国内本地及国际航空公司的运营,包括准点率(OTP)、航班取消、各类延误及取消原因,及根据机场服务品质(QoS)框架评估的机场表现数据。
民众现可透过该委员会的官网www.mavcom.my,浏览上述仪表板。
该委员会执行主席拿督斯里沙里布丁在文告中指出,推出升级版仪表板,标志了提升我国航空业透明度与问责机制的重要一步。

他说,该仪表板能更有效的追踪、分析及掌握航空公司与机场的绩效指标,并提供行业表现的全面及互动视图,让用户能轻松获取所需的特定数据。
“这不仅帮助业者提升服务品质,也让消费者在选择航空公司时,能做出更明智选择。”
“我们最终目标是推动航空业者建立更强责任文化。透过这项数据驱动的工具,航委会期望能提升服务标准,促进大马航空业持续改进。”
自去年4月15日起,航委会已公布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一和第二航站楼(KLIA T1 & T2)运营的大马航空公司相关数据,过后也加强功能,提升资讯的透明度与可访问性。
文告说,用户如今可查询全国各机场出发的航班准点率及取消数据,不再局限于KLIA T1 & T2,另纳入了从KLIA T1 & T2出发的外国航空公司航班准点率和取消数据。

准点率不达标
亚航 峇迪 罚485万
航委会指出,航空公司每月须确保至少85%的航班,在预定起飞时间(STD)后的15分钟内起飞,且须营运至少80%的排定航班,每月取消率不得超过20%。
根据航委会在绩效仪表板发布2025年3月的数据,在本地航班中,只有亚航低于准点率85%的指标,即80.4%;在国际航班方面,只有飞萤航空(Firefly)达标,亚航、亚航长程、峇迪航空和马航都低于指标。
至于航班取消率,亚航、亚航长程、峇迪航空和飞萤航空营运的本地航班都低于指标,国际航班则仅有飞萤航空不达标。
航委会说,若航空公司无法遵守航班取消率指标,那该公司向航委会更新或申请额外的航空权(ATR),可能会受到影响。
“除了上述指标,航空公司也须遵守保障乘客权益的2016年大马航空消费者保护守则(MACPC),违规者将面临罚款。”
“截至目前,航委会已对亚航、亚航长程和峇迪航空处以485万令吉的罚款。”
2机场今年纳框架评估
航委会预计,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梳邦机场)和槟城国际机场,将在2025年被纳入机场服务品质框架的评估,其他机场也会于2027年前逐步纳入,并陆续将相关数据加入到绩效仪表板中。
目前该仪表板内涵盖的机场有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一和第二航站楼、亚庇国际机场、浮罗交怡国际机场、古晋国际机场、美里机场和士乃国际机场。
这些机场的评估基于4个服务品质类别,即乘客舒适度与设施、排队时间、乘客与行李流量,及营运商和员工设施。
若航委会发现机场未达有关框架设定的绩效指标,将对该机场营运商处以罚款。
“截至目前,航委会已对大马机场控股(MAHB)罚款410万令吉。”
营运问题导致航班延误
根据绩效仪表板提供3月的数据,我国航空公司营运的本地和国际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逾半都是营运问题所致。
这些营运问题指的是与航班营运相关的限制,包括机组人员短缺、飞机晚到、飞机调配、飞机短缺、乘客和行李处理程序。
其他原因还有与飞机状况相关限制的技术问题,包括飞机无法起飞、故障或非排定维修,以及特殊情况导致的延误,涵盖恶劣天气、空中交通管制、机场关闭、政府实施旅行限制、疫情爆发、天然灾害和机场系统故障等。
至于航班取消的原因,不论是本地还是国际航班,超过70%都与商业原因有关,即载客率低、容量规划或调整;其他原因涉及营运、技术和特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