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7日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近日在财报中透露,目前仍自行吸收进口商品所面临的额外关税成本,但分析师认为此做法不可长久,为维持高赚幅,苹果最终可能会调涨iPhone售价。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尽管苹果当前仍选择自行吸收关税冲击,但从多方迹象来看,价格上涨已是迟早的事。未来,消费者可能沦为苹果应对贸易战的最终买单者。
Raymond James分析师斯里尼帕朱里指出,若苹果选择调涨价格,将有助于抵销部分关税带来的财务压力。他认为,为维护其一贯的高赚幅水平,这是苹果目前最可能采取的因应方式。

早前,苹果总执行长库克在财报会议中透露,公司预估2025财年第3季将因关税增加9亿美元(约38亿令吉)成本,占整体销售成本不到2%。但警告,该季因受益于一些“特殊因素”而能降低影响,但未来若情势不变,成本将更为沉重。
Melius Research分析师本雷泽警告称,若特朗普政府施行针对半导体等的分项关税,苹果的实际成本可能需要再加倍计算,这将对未来数季财报构成进一步压力。
尽管库克说,次季多数出口至美国的苹果设备将改由印度与越南生产,但面对更复杂的新设计如超薄或可摺叠荧幕,苹果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长期而言,苹果透过推出高阶版本及增加记忆体容量等方式,已成功提高iPhone平均售价。根据Visible Alpha数据,在推出Pro系列后,iPhone平均售价已经从2019年前的755美元(约3200令吉),提升至963美元(约4082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