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9日综合电)美国泌尿科医生特蕾莎欧文最近在TikTok以自录影片提醒民众,不要在淋浴时排尿。她指出,这个习惯可能导致尿失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肾脏损伤。另有专家以男女身体构造差异为例,呼吁女性更应留意相关风险。
有民调显示,大约60%至80%的民众有在淋浴时排尿的习惯。欧文医生在影片中向9万名追踪者说明,淋浴时排尿会使大脑将流水声与排尿行为产生联想。她举例,“这种情况类似‘巴夫洛夫的狗’实验,饲主在喂狗前摇铃,此后每当狗听到铃声时就会开始流口水。所以每当你洗手、洗碗或淋浴时,听到水流声,膀胱就会产生‘想排尿’的反应。”欧文指出,长期下来,这种情况会干扰身体的机制,使人频繁地有尿意而上厕所。
此外,有专家警告,女性若在淋浴时排尿,可能增加泌尿道感染症,甚至有肾衰竭的风险。专家进一步指出,男性因为有摄护腺支撑膀胱,才可以站立排尿,然而女性缺乏这种优势。对此,波士顿骨盆底治疗师艾莉西亚杰弗瑞托马斯指出,女性的身体“不适合站立排尿”。艾莉西亚杰弗瑞托马斯进一步表示,“当女性站着排尿时,骨盆底肌肉无法完全放松,会导致膀胱中的尿液无法排空。”
报导指出,人体膀胱排尿不完全,医学上称为“尿滞留 ”,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且不论男女,若在淋浴时下半身有开放性伤口,尿液中的细菌可能顺着水流侵入皮肤诱发感染症,不过风险相对较低。但专家仍提醒,民众仍应尽量避免相关行为,以降低未来发生尿失禁、尿道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
文:综合报导
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