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讯)你可曾想过,在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与中国开展熊猫保育合作关系吗?
陪伴马来西亚人民整整11年的“兴兴”和“靓靓”,如今已经进入隔离期的第23天,准备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它们即将告别我们熟悉的家园,也悄悄牵动了无数人的情感,引发大家对“熊猫外交”的再度关注。
截至目前,东南亚共有4个国家与中国开展熊猫保育合作,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

不过如今,在这4个国家中,只有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仍然拥有大熊猫的陪伴。至于泰国的大熊猫,已离世,留下一段深刻且令人怀念的回忆。
熊猫不只是保育的象征,更是跨越国界的情感连结。他们来到我们的土地,悄悄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当它们离去,也让人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不舍。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东南亚“熊猫外交”的事迹,看看这些大熊猫如何成为友谊的象征,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友谊:
新加坡
2009年,中国宣布出借两只大熊猫“凯凯”和“嘉嘉”给新加坡,这标志着中新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科研合作方面的进一步加深。两只大熊猫于2012年抵达新加坡,原定的租借期为10年。然而,经过多轮协商后,双方决定延长大熊猫的借展期,新的协议将有效至2027年。这个延长的协议不仅是为了保护研究,更体现了中新两国在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共同意愿。如今,“凯凯”和“嘉嘉”已经成为新加坡动物园的明星动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印尼
2017年9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湖春”和“彩陶”从卧龙神树坪基地出发,赴印尼开展为期10年的科研合作。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旅居印尼,标志着两国在动物保护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大熊猫的到来不仅加强了中印尼的外交关系,也为印尼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来研究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同时,也增进了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和环境保护的了解。
马来西亚
2014年5月21日,中国租借给马来西亚的两只大熊猫“福娃”和“凤仪”抵达吉隆坡,开始了它们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为了增加这段友谊的象征意义,同年6月25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纳吉亲自宣布,这对大熊猫新名字分别为“靓靓”和“兴兴”。这两只大熊猫成为了马中友谊的象征,也促进了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及文化交流方面的深入合作。随着大熊猫在马来西亚的生活,马来西亚民众对大熊猫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泰国
泰国曾饲养过两只大熊猫“创创”和“林惠”。它们于2003年10月12日从中国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赴泰旅居,成为中泰友好的象征。可惜,“创创”于2019年9月16日去世,享年19岁;“林惠”则于2023年4月19日去世,享年21岁。然而,泰国人民与中国的友谊并未因此而中断。2024年,中国宣布将赠送一对新的大熊猫给泰国,作为中泰建交50周年的亲善大使。这一举措再次加强了两国的关系,也为泰国带来了新的大熊猫保护和研究机会。
通过这些熊猫外交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更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加强外交关系、文化交流和科研合作的重要桥梁。它们的到来为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互信,也让大熊猫成为了国际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