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猫鱼》。陈冲写她女儿十三岁那年考上全美最顶尖的高中,可开学没多久就患上厌食症。整个治疗过程,陈冲好几次沮丧又自责地坐在心理医生面前,医生告诉她,女儿的病,有一部分来自“分离焦虑”,那是一大块不容易被抹干净的心理阴影,而焦虑的源头,很明显来自于必须面对母亲经常离家工作——陈冲把脸埋进手心,自责得不得了,她37岁才生下大女儿,名副其实的中年得女,又怎么可能不战战兢兢?因此特别怪责自己忙拍戏忙电影,没能抓住更多的时间和女儿相处,嗫嗫嚅嚅地对医生辩解,说她离家的天数,最长,也只不过一个半月。
医生望着她,眼神锐利得像一把手术刀,冷静地对她说,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就算是一天的分离,也代表着被抛弃,而每一次被抛弃,孩子们都以为那将会是永远。
十三岁以前,是孩子们的记忆黄金时期,他们不会记得母亲平时的付出,认为所有的陪伴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再怎么短暂的分离,都会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给孩子们带来无边无际的焦虑——焦虑会不会被抛弃,焦虑会不会永远不会再和母亲在一起,因为母亲在孩子眼中,就是一整片天空,母亲不在了,天空也就轰然一声塌下来了。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