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13日讯)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纳苏迪安说,截至今年3月,全国有10万8409名吸毒者,相比去年同期的12万1270人下降10.5%,而当中新吸毒者为6万人。
他说,相关吸毒者数量中,有40%是重复吸毒者,60%则是新吸毒者。
他分享,登嘉楼的毒品滥用率最高,以每10万名人口计算,有663人吸毒或滥用药物,其次是玻璃市(609人),以及吉兰丹(597人)。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包括冰毒、摇头丸及安非他命,是最常被滥用的毒品类型。”
他指出,根据数据得知,吉兰丹吸毒者数量出现明显下降。
“这是有密切关系,我们封闭非法据点和‘老鼠路’,这是毒品流入(我国)的主要渠道。”
他指出,有4个州属接近边境,该机构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加强宣导与觉醒活动,该部也在加强边境管制。
赛夫丁今日出席部门常月集会时,发表上述致词。

他透露,国家贩毒机构正在与国家地理空间中心、能源及水务转型部合作采用人工智能(AI)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地图上哪些地区会出现毒品案件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毒品案件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本同,其次是瓜拉吉赖、巴西富地和丹那美拉;对于该地区每10万人口(的案例)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排名。”
询及大马是否有走私毒品的渠道时,赛夫丁解释,武吉阿曼肃毒局管控毒品供应的流入。
多数吸毒者最高学历仅SPM
赛夫丁指出,在10万8409名吸毒者中,比例最高的年龄层介于15至35岁,70%均是失业人士。
他说,通过国家反毒机构数据分析,当中多数人最高学历是大马教育文凭。
“年龄范围15至35岁是个有生产力的年龄,却没有工作。一旦他们染上毒瘾,很有可能涉及另外28项潜在犯罪行为。”
赛夫丁是在部门常月集会结束后,召开记者会时,这么说。
他解释,一旦涉事者触犯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15(1)(a)条文,即体内验出毒品,警方报告显示,肇事者将涉及潜在的另外28项罪行。
“如果他是触犯危险毒品法令第12(2)条文,也就是持有少量毒品者,则有可能涉及另外11项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