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炎热,许多人一进屋就开冷气,不吹甚至会觉得浑身不对劲、汗流浃背。然而,虽然冷气能解暑降温,却也让人体出汗的自然调节过程受到抑制,不利于顺应四时养生之道。长时间待在冷气房中,反而可能让寒气潜藏于体内,埋下健康隐患。
“避暑”不等于“避热”!中医认为,热天虽热,却不能忘了“防寒”——冷气温度不宜设定过低,生冷瓜果及冰饮也应酌量摄取。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曾提醒:“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所谓“伏阴”,指的是人体在炎热天气中,仍可能积聚寒凉之气。因此,热天虽酷热,仍应适度摄取温热食物,协助驱寒,保养阳气。
俗语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姜有温中散寒功效,热天适量摄取,能驱除体内寒气,促进血液循环。若觉得单用姜,力道不够,也可加入些许红糖,补气补血。人们不应一味贪凉,也不宜用冷水洗头和洗脚,甚至淋雨也要避免,否则会让阳气受损,削弱抵抗力。
另外,泡脚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养阳”方式,即便在热天也值得一做。热水泡脚能活血通经,补足全身能量,洗澡亦宜用热水,可促进汗液排出,帮助身体排毒与调节体温。用热毛巾擦脸也有类似效果,不但能带走皮肤表面热气与湿气,还能让人感到舒畅清凉。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