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下腰疼痛,也被称为下背痛,是一种普遍健康问题。根据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有约6亿人受此症状困扰,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至8亿4300万人。许多人会选择服用药物、接受物理治疗或定期注射来缓解疼痛。然而,物理治疗师提醒,养成“多走路”习惯能有效减轻下背痛。
走路频率与长期背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走得越勤,就越不容易受到后下腰疼痛的困扰。物理治疗师指出,走路对于背部疼痛患者来说,是一项既简单又方便的运动,长期坚持不会太困难,并建议在养成走路习惯后,逐步加入其它运动。
现代人往往花太多时间坐着,这对背部肌肉和脊椎造成过多压力,容易引发疼痛。无论何时站起来走动,都能有效改善情况;走路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垂直姿势,促进臀部的旋转,并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活力。
研究指出,定期走路有助于显著减少背痛的复发。另一项综合研究也表明,身体活动与改善背痛之间存在正相关。研究人员指出,长期后下腰疼痛的人,常出现背部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骨盆及躯干的协同运作也会变得不佳,这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异常活动,影响肌肉的协调性,造成后下腰部肌肉较弱且易疲劳。走路可以改善这些情况,因为它能提升肌肉耐力,对减少后下腰疼痛问题有显著帮助。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