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的经典卡通,尽管卡通角色不断更替,但最受欢迎的卡通,多数以英文呈现。这一现象引起了英迪国际大学高级讲师Dr. Phawani Vijayaratnam及其研究团队的关注。他们深入探讨英文卡通对孟加拉国达卡地区学前儿童所产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马来西亚家庭,因为两国的孩子普遍沉浸于相似的卡通节目当中。
研究指出的主要益处之一,是对语言发展的积极促进。幼儿在反复接触英文对话的过程中,不仅能拓展词汇量、增强理解能力,还能逐步提升口语表达的清晰度。

卡通节目同样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大有裨益。许多节目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孩子理解情绪表达、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卡通节目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节目通过简洁生动的方式呈现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孩子理解情绪表达、掌握问题解决技巧,并逐步培养健康的人际互动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长期接触卡通中的攻击性行为,儿童或许会模仿画面中的举止,发展出欺凌倾向,甚至对暴力行为失去敏感度。由于动画情节往往缺乏后果,错误行为容易被误认为是理所当然,进而影响儿童对“对与错”的判断力。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文化疏离的风险。若过度接触英文卡通,可能会逐渐削弱他们对母语和本土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与认同,许多英文卡通所展现的是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若缺乏本地媒体的适当平衡,儿童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与本土文化产生疏离。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家长的监督显得尤为关键。家长在节目内容的筛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优先选择那些具备正面价值观、富有教育意义,并能激发思维发展的节目类型。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孩子的观影过程,与孩子一同讨论观后感受,并设定合理的观看时长。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媒体素养,也能确保他们的娱乐选择有助于学习成长与文化认同的培育。
唯有掌握恰到好处的平衡——让娱乐成为教育的延伸,同时牢牢守护文化认同——孩子才能从中获得全面且深远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