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8日讯)不法集团假冒信用卡公司,骗取越堤族的个人及银行户头资料,再私自汇款600令吉,逼迫对方在5天内归还双倍金额,否则将前往其住家投掷汽油弹纵火烧车,甚至逐一骚扰其家人。
事主潘先生(41岁)目前在新加坡担任厨师,他今日在马青柔佛州公共服务及投诉局主任莫得鼎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阐述事情经过。
潘先生指出,他于本月初在某公司的手机应用程式上申请信用卡,不料隔天竟收到一名相信假冒信用卡公司职员的WhatsApp短讯,向他询问是否申请借贷或信用卡,而他在3天后收到600令吉的款项。
(视频拍摄:曾意文)
他说,他已经使用该手机应用程式三年,并用于每月分期偿还摩哆贷款,当时他便回应对方是想要申请信用卡。
他指出,对方就要求再重发申请资料,包括身分证前后照片、一个月的银行账单及薪水单,并被告知需等待7个工作日审批。
“我的银行户头在3天后,却被汇款600令吉,追问才知是对方借给我的款项;对方列明利息后,威胁我在5天内,归还双倍金额,即1200令吉。”

潘先生指出,如果他没有按照指示归还,对方将派人骚扰家人及亲戚,甚至发送一系列的烧车和泼漆视频给他,更列明每项“骚扰服务”的费用。
“我立即转账600令吉给对方,并于隔日报警及封锁对方的号码,结果一名自称是信用卡公司经理的人士,竟联系及警告我的太太,扬言要到家中及亲戚家烧车。”
他说,他事后并未向信用卡公司求证,只是再次报警,警方指无法24小时监控其住家,只能让他在发现可疑人物时再报警。
“基于对方已掌握我的个资,加上担心家中两名年幼孩子的安危,我才会寻求莫得鼎的帮助。”

信用卡公司受促
展开内部调查
莫得鼎吁请相关的信用卡公司能够展开内部调查,以了解申请者的个资外泄的问题。
他周日上午在记者会上也吁请民众应提高防范意识,切勿相信社交媒体上推广的借贷或申请信用卡广告,以免将个资泄漏给陌生人,最终资料被不法分子滥用。
“如果需要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务必到实体办公室或银行谘询,而且银行鲜少会通过WhatsApp进行核对程序。”
他指出,投诉局几乎每天都会收到1至2宗类似的敲诈案件,因此他希望警方严格执法逮捕这些跑腿,并认为唯有加强对付跑腿的刑罚,才能避免案件不断发生。
“我也将整合所有投报,并写信与警方沟通,以展开执法行动。”
他说,根据以往接获的大耳窿追债的投报,真正的阿窿追债手法并非如此,只要欠债者能在期限内,还清先前谈妥的数额,大耳窿将不会无端端进行骚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