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舅舅从劳勿来到马六甲探望父母亲时,闲余总喜欢牵着年幼的我,乘坐市内巴士到处遛达。偶尔舅舅看我乖巧,在马六甲市区巴士总站等车当儿,会奖励买一片切好了的可口甜糕给我。当面粉糊在加热的铜炉内烤熟被对折之前,老板会在糕的内部撒上砂糖、花生碎和罐头玉米,甚是好吃。唯当时少见多怪的我,并不知这甜糕是何物和名堂。后来才知晓,它叫“曼煎糕”(也称“曼煎粿”)。
据说是一种源自于福建泉州的煎饼类糕食。它使用浓稠、加了鸡蛋搅匀后的面粉糊倒入圆形煎盘上,让面粉糊受热发胀而成。在大马,其馅料多以炒香的花生碎、白糖及罐头玉米粒为主。如今在大马,所见曼煎糕,基本上已蔚为街边饮食的一种,而且业者以马来友族同胞为多,他们称之为“Apong Balik”。
煎制的曼煎糕内陷,也有以巧克力或咖椰酱,取代花生碎、白糖及罐头玉米粒等的吃法。在马六甲,曼煎糕有分三种,即厚皮、薄皮和咬起来脆口的超薄皮之分,吃起来口感各有千秋和特色,喜好因人而异。还有华人业者,馅料里面除了有传统的花生碎、白糖及玉米粒之外,还添加了一些鸡、猪肉松或完整的一粒煎鸡蛋作为另一种风格的佐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印尼、香港、台湾、福建泉州等地区的街边小吃,不难发觉有我们所熟悉曼煎糕之存在。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