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贸易战导致海上运输中断,北欧和其他枢纽地区的主要港口拥堵情况正在恶化,甚至蔓延至亚洲港口,马股上市的港口股热度再次上扬,西港控股(WPRTS,5246,主要板交通与物流)今早一举挺进10大上升股榜。
随着亚洲港口塞港警报响起,西港控股今早以4.45令吉迎市后不断攀高,盘中一度触及4.63令吉,升18仙或4%,随后以4.57令吉挂休,起12仙,成交量有91万5800股,为第7大上升股。
西港控股掌管着我国最大港口巴生西港,截至3月底首季的货柜吞吐量为269万个,其中亚洲内部航线贡献了63%的吞吐量。
综合外媒报导,北欧和其他枢纽地区的主要港口拥堵情况正在恶化,这暗示贸易战可能会将海上运输中断蔓延到亚洲和美国,并推高运费。
伦敦海事谘询公司德鲁里(Drewry)上周五(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3月下旬至5月中旬,德国不来梅港等候泊位的时间增加了77%。
新加坡入港时间逾1天半
同期,安特卫普港的延误时间增加了37%,汉堡港的延误时间增加了49%,鹿特丹港和英国费利克斯托港的等待时间也延长了。
此外,中国深圳、洛杉矶和纽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自4月底以来,“等待停泊的集装箱船数量一直在增加”。
另外,根据《商业时报》报导,新加坡同样出现塞港情况,据悉船舶等待靠岸的时间已长达12至36个小时。
数据提供商Linerlytica的集装箱航运分析师陈华佐(译音)说,新加坡最近几周等待时间延长的原因是,美国加征关税后船舶部署发生了变化,以及上游港口的延误。
但他也说,亚洲港口的拥堵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