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未至,粽香先行。市面上的粽子琳琅满目,有酒店精心打造的高端礼盒粽,讲究摆盘、食材、颜值兼具;也有藏在巷弄里的阿嬷手工粽,糯米中包裹的是传承与人情味。一边是仪式感满满的精致飨宴,一边是回忆中熟悉的家乡味,各有千秋,却都在这一口之间,把节日的温度包裹得刚刚好。
经典怀旧粽是美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临近,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Kuala Lumpur)与往年一样,推出一系列精致匠心粽子。酒店的香宫中餐厅(Shang Palace)行政总厨叶昭光师傅,当谈到与粽子的缘分时,娓娓道来,“粽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是我的祖母。我非常佩服他们那代人对制作食物的认真态度,我从小就帮祖母选糯米,选出老米和新米,透明的是新米,白色的是老米,祖母只用老米制作粽子。另外,咸蛋黄也必须自己腌制,取出咸蛋黄后,还要用绍兴酒、竹叶青和米酒,混合后撒在咸蛋黄上增香除腥,祖母甚至捡榴梿壳烧制后加水过滤制成碱水,所有原料都尽可能用双手制作。我的祖母常年包粽子,因长期接触竹叶,竟把手上的指纹都磨平了。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晰记得那些和祖母一起选米、学习包粽子的时光,也忘不了爷爷帮祖母破柴烧火煮粽子的那一幕。”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