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29日讯)辉达最新一季财报表现优于市场预期,但总执行长黄仁勋坦言,因无法持续对中国销售,公司正流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黄仁勋透露,价值500亿美元(约2125亿令吉)的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来说实际上已形同关闭。受限于无法销售或转用途的库存,辉达也因此认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虽然无法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但辉达首季业绩表现仍优于分析师预期。不过,黄仁勋对中国市场的处境表达强烈的不满。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通知辉达,其原本为中国市场设计并已获批的H20晶片需取得出口许可,这项规定实际上等同立即切断销售,且“没有任何宽限期”。
美国政府强调,辉达先进AI晶片卖给主要竞争对手存在国家安全风险。H20是辉达在2022年拜登政府限制AI晶片出口后推出的产品,该晶片为性能降低的版本,旨在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
辉达指出,若能销售H20晶片,最近一季的收入本可增加25亿美元,但4月收到政府通知后,公司不得不认列损失45亿美元(约191亿2500万令吉)无法使用的库存。
在当前季度,辉达表示,原计划的80亿美元(约340亿令吉)H20订单现已取消。公司预计本期收入为450亿美元(约1912亿5000万令吉),如无此限制,收入本可增长约18%。
黄仁勋认为,出口管制不仅损害辉达,也影响整个美国。他说,无论是否有辉达的晶片,中国都将“继续前进”,并将转向使用华为等公司的国产晶片和技术。
他说,美国的政策基于一个假设,即中国无法制造AI晶片,但这假设一直令人质疑,现在显然是错误的。他认为,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会拥有AI技术,因为它已经有了。

避免点评批评特朗普
黄仁勋对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对越来越公开,但他也谨慎避开直接点名批评特朗普,因特朗普一向以打压公开反对他的企业与个人而闻名。
黄仁勋感谢特朗普取消即将实施的“AI扩散”规则,因该规则原本会对大多数国家施加AI晶片配额,并赞扬对方帮助在西亚建立大型数据中心。
他说,辉达正在美国本土制造最新的晶片和系统,这与特朗普推动高科技制造回归美国的计划一致。
“我们与特朗普共享高度自动化制造的愿景。不过,对于中国市场的问题,辉达目前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询及是否正在开发面向中国的新晶片以及是否预期限制将放宽时,黄仁勋说,目前没有替代产品,而且美国最新的限制措施“相当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