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台湾杀人犯竟逃往大马当毒贩,设立炼毒室生产毒电子烟,活跃超过1年后,遭警方一网打尽,2人被捕,市值329万令吉的逾88公升的液状安非他命和制毒器材全数被充公!
警方查悉,这批毒贩十分狡猾,为躲过执法单位法眼,他们每3个月即换人入境“上班”,且也定时更换住所。
警方接获投报后,于本月28日突击隆市十五碑地区的一个公寓单位,逮捕2名台湾男子并起获市值329万令吉,毒品、95个电子烟空管及测量器等其他设备。

武吉阿曼肃毒局代总监拿督末再尼今天在武吉阿曼总部召开的记者会上指出,有关集团自去年4月份开始活跃于我国,而落网的2名嫌犯曾于今年初及本月初入境大马。
“警方查悉,这个制造毒电子烟不法集团主脑是一名仍在逃的台湾男子,他们聘用本地人当跑腿及协调员,警方已经掌握这些在逃嫌犯的身份,一旦时机成熟将进行逮捕。”

他说,初步调查,犯罪集团不惜以每月4100令吉租用保安森严的公寓单位制造毒电子烟,再以每支180令吉及400令吉分销至本地及国外毒品市场。
他指出,2名落网嫌犯(30岁及35岁)在台湾皆有犯罪前科,其中1人更有谋杀、军火及毒品前科,他们负责制造毒电子烟,每月可获得1万令吉。

“有关集团分子每3个月换人入境大马,继续制毒,同时也定时更换住所,避免被警方发现。”
末再尼指出,这批毒电子烟一旦流入市场,可供44万1000人吸食。
另一方面,他说,2名嫌犯的尿检在针对毒品检验呈阴性反应,他们目前已被警方延扣7天至下个月4日;案件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39B条文进行调查。
(本报黄龙珠摄)
一半毒品供应我国 一半运往国外
末再尼指出,有关贩毒集团从中国取得毒品原料后,加上大马制作成本低廉,因此派员跨国制毒!
他说,这也是大马警方首次侦破外国集团在我国制造含毒品的电子烟案件。
他在记者会上受询时指出,警方是在明察暗访3个月后,上门逮捕当时在公寓内“执勤”的台湾嫌犯。
“警方查悉他们制作的毒电子烟,50%是提供我国本地市场,而另外一半则供应国外毒品市场,其中包括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