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3日讯)市场关注美元走弱是否能重振美国制造业之际,摩根士丹利(大摩)前全球策略长夏尔马(Ruchir Sharma)指出,瑞士法郎才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且强势法郎并未削弱瑞士竞争力,反映汇率强弱未必决定制造业成败。
夏尔马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美元从不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这个头衔属于瑞士法郎,且法郎的强势并未削弱瑞士的竞争力。
他指出,瑞士的出口额不断上升,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5%,同时占全球出口比重近2%,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法郎在过去50年、25年、10年和5年一直是表现最好的货币。”

尽管瑞士经常背负非法财富避风港的恶名,其经济长期以来一直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和竞争力。
瑞士每小时产生的GDP超过100美元(约424令吉),比其他20个最大经济体的生产力都要高,其出口产品一半以上属于”高科技”产品,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夏尔马指出,许多政策制定者误以为东亚经济奇迹主要归功于货币贬值。虽然低汇率确实帮助韩国、中国等国迅速扩大制造业出口,但关键推动力其实来自基础设施投资、劳动力素质提升及对外资开放等结构性因素。
因此,已开发国家若想振兴制造业,应专注提升产品质量,而非依赖价格竞争。
“货币贬值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让企业过度依赖低价策略。瑞士的经验清楚表明,廉价货币并不是解决制造业衰退的万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