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曾有过这样的经验: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黑,甚至脚步不稳。许多人会直觉认为是“姿势性低血压”作祟,但其实还有另一种较少被关注的情况——“姿势性高血压”,尤其中高龄及肥胖族群,更应提高警觉。
台湾家庭科医生许芷瑜提醒,血压的变化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年龄、情绪、睡眠、饮食、姿势变化及身体活动等,所以血压数值并非一成不变。若从坐姿转为站立时,收缩压增加超过20毫米汞柱,就可能是“姿势性高血压”。这种状况若长期未能改善,恐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肾脏病,甚至认知障碍风险。
《英国医学期刊》(The BMJ)做了一项统合分析,研究对象包括3万1124名平均年龄67.6岁成年人,其中部分已确诊高血压,也包括血压偏高但尚未确诊者。结果显示,约17%受试者有姿势性高血压,比姿势性低血压的9%还更常见。对于年长高血压患者而言,姿势性高血压更是预测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另一项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也显示,患有姿势性高血压的人,其死亡风险比一般人高出87%。此外,在The BMJ的统合分析中,38.5%姿势性高血压患者同时属于肥胖族群。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