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英国废物管理公司“Business Waste”5月的研究报告显示,黑风洞是世界上最多垃圾的旅游景点;有专家警告,黑风洞的垃圾管理系统,难以应付庞大的游客流量,若不及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会加剧。
《太阳报》引述上述报告称,在针对黑风洞的1万3950条网上评论中,有1.67%提及垃圾问题,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
专家指出,随着黑风洞未来游客人数预计将持续上升,必须紧急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与公众意识提升活动,以维护这个具文化与生态价值的地标景点。
专家称,若不迅速采取行动,黑风洞不仅会面临环境恶化,也将遭受声誉受损的风险,进而影响游客数量。
玛拉工艺大学旅游经济学讲师莫哈末哈菲兹说,尽管黑风洞属于国家标志性旅游景点,但是垃圾过剩和散落,以及猴群数量激增问题,凸显了废物处理设施的严重不足。

“旅游业加剧黑风洞等主要景点的垃圾问题,大量人流为清洁和废物处理系统增添巨大压力。”
“高峰时段,清洁工人难以跟上(清理节奏),造成垃圾过剩和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我们必须更有效地控制人流,减少使用塑料,并有策略地将游客均匀分配到各个景点。”
他提到,大马的旅游政策通常优先考虑增加游客数量,有时甚至会牺牲环境可持续性。
“虽然我们在‘负责任旅游’方面取得进展,但我们需要采取强而有力的‘景点层级行动’,比如生态认证、旅游限额及永续交通解决方案。”
他进一步警告,网上评价对于旅游决策的影响增加,景点清洁度的负面看法将损害该地区的吸引力。
垃圾问题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博特拉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高级讲师莫哈末尤索夫警告,若不处理黑风洞的垃圾问题,将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特别是野生动物。

“长尾猕猴长期曝露在人类制造的垃圾下,可能导致其行为紊乱和健康问题。”
“垃圾不仅破坏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脆弱的洞穴生态系统也可能遭殃,(垃圾)会冲到附近的河流,危害水中生物。”
他强调,当地的石灰岩地形和相互流通的河流系统,加剧了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
“视觉上来看,垃圾破坏了自然美景,游客的体验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神圣宗教地点,亵渎也破坏了其精神和文化重要性。”
此外,猴子被游客投喂,甚至肆意翻找垃圾桶,也促使黑风洞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
他建议采用智能解决方案,好比使用配备实施传感器的垃圾桶,以提醒执法单位,在垃圾容量超载之前,可以及时处理。
他进一步解释,倘若将宗教价值与垃圾分类指南相结合,可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