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大马私人执业医生联合会(FPMPAM)指出,过时的诊费和不断上涨的运作成本正在挤压全科医生的生存空间,而一间典型诊所每月至少需要4万令吉的开销,这使到全科医生每天需接诊多达53名病人才能维持运作。
诊费受私人医疗设施及服务条例附表7的管制,而上一次的诊费调整是在1992年,费用定在10至35令吉之间。
大马私人执业医生联合会主席山姆嘉纳登指出, 4万令吉的运作费用涵盖租金、薪金、水电费、维护费、医疗用品费和法定缴纳,但不包括全科医生或业者的薪金及贷款偿还。

他说,以每名病人30令吉的固定诊费计算,扣除药物或额外服务的收入,全科医生每天需为大约53名病人诊病才能收支平衡,这几乎是实际平均水平的3倍。
“遗憾的是,诊费已不足以维持诊所的运作。薪金、医用耗材、数码系统及合规性成本的上涨,尤其是新的药品价格展示规定,加剧了财务负担。”
山姆嘉纳登接受《新海峡时报》专访时指出,许多病人需要耗时的问诊、谘询和紧急护理,而这些服务往往得不到补偿。
“诊所还需要储备救命药物,但许多药物的保质期很短,经常没有被用上而搁置。”
大马医药协会早前促请将诊费的最低标准设定为60令吉。
此外,也是柔佛前州议员的执业家庭医生巫程豪指出,诊所要持续发展,每天需至少接待15名病人,每周营业5至6天,每次就诊收费70至100令吉,包括药物费用。
“例如,在我所在的地区,简单的咳嗽和感冒病例,市场价格约为70至80令吉,包括问诊费和药物。医生通常不得不降低问诊费以满足市场需求,因为药费已经超过了问诊费。”
全科医生诊所运作费:
医生─业主+额外一名医生
租金:6000令吉左右
员工(助理、护士)薪金:1万6000令吉左右
法定缴纳(公积金、社会保险、就业保险计划):2500令吉
水电费:1000令吉
维护与耗材(电话、保洁、一次性用品):1000令吉
药品库存:1万2000令吉
诊所管理系统与会计:5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