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讯)中国房地产市场深陷销售下滑与发展商财务危机之际,中国官方正透过住房公积金为房市注入约人民币10兆9000亿元(约6兆4260亿令吉)的资金,为民众提供银行抵押贷款以外的替代方案。
根据“彭博社”报导,住房公积金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储蓄计划,由雇主与员工共同定期提拨资金,提供购屋低利贷款。随着银行在获利挑战面前变得更加谨慎,住房公积金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增资手段。
数据显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发放,超过了已发放房贷余额8兆1000亿元(约4兆7750亿令吉)。
中指控股研究总监陈文静说,住房公积金已成为当前各地政府,撑住房市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尤其自2025年以来,中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放宽公积金贷款使用规定,包括提高个人可贷金额,甚至开放资金可用于支付头期。”
还款压力降低3%
以北京为例,2024年有高达33%的住宅房贷来自公积金,比2020年的29.4%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刺激购屋需求,中国央行近期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相比减少约0.9个百分点,等于买方每月还款压力平均下降3%。
由于制度存在限制,公积金的使用率一直未被充分利用。中国中产阶级买房时通常会选择银行和公积金的双重组合贷款,因为个人可以获得的公积金贷款通常额度有限,且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存款金额以及婚姻状况,多数地方也限制个人用公积金支付头期。
尽管如此,中国房市的根本问题是买气不足。大华继显驻香港房产分析师刘洁琦指出,虽然近期减息将购屋者的借贷成本降低了约3%,但减幅仍相当有限,不太可能引发房屋销售反弹。
此外,业界普遍认为,唯有消费信心与就业市场回稳,才能真正带动房市全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