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女商圈 > 海外俪人

粉红社

文 文 文

粉红社头条|打造有归属感的娃娃 亚裔母亲为爱创业

对无数女孩而言,童年的记忆里少不了一个娃娃相伴。在美国,这样的娃娃往往是金发碧眼、身形完美的芭比娃娃。但对亚裔母亲麦晓彤(Elenor Mak)来说,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从小就学着去迎合主流眼中的“美”。

因此她决定亲手打造一个拥有亚裔面孔、热爱美食与运动的娃娃Jilly Bing。

这份源于母爱的坚持,不只唤起亚裔家庭的共鸣,更在美国主流市场逐步打开一条代表多元文化的新路。

综合外媒报导,麦晓彤一出生就移民美国,父母来自新加坡和香港,她在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便从事银行分析相关工作,与来自台湾的丈夫结婚后便长期定居在旧金山。

她曾以为自己的生活将会继续安稳下去,直到女儿出生后,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她回忆起,她在去年3月想为当时2岁的女儿购买一个娃娃,但在美国大型玩具连锁店的货架上,却排满了金发碧眼的娃娃,就算是有着亚洲脸孔的娃娃,也只是刻板的添加上旗袍和猫熊等元素。找不到一个“像自己”的娃娃,让她深深感到失望。

“亚裔美国孩子都在刻板印象中长大,尤其女性,外界会认为我们很文静、娇小,是个数学书呆子,没有运动细胞。实际上,我们不是只吃水饺、穿旗袍的样子。”

麦晓彤的创业理念获得许多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认可。
麦晓彤的创业理念获得许多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认可。

一笔一画勾勒角色

这种失望很快演变成动力,麦晓彤在察觉到市面上的娃娃代表性不足后,便决心自行开发产品,以女儿的小名Jilly为名,打造一款有着浓密黑发与健康肤色的娃娃Jilly Bing。

从素描起步,一笔一画勾勒五官、体态和肤色,连娃娃的黑色长发也特别挑选亚洲人质地的发丝。她不追求芭比般的精致与完美,只想创造一个真实、有共鸣的日常角色。

“Jilly Bing这个娃娃所代表的,就是个一般日常女孩,她的长相并不精致,爱吃东西,并且喜欢运动。”

麦晓彤与家人花了9个月时间设计出心目中正统的亚裔娃娃,去年12月开始接受预订,并在2023年夏季正式上市,首批开放预订即售罄,而且还成功打入梅西百货与亚马逊等大型零售店。

她形容,许多亚裔妈妈反映出,这就是她们一直想要的,因为过去没有归属她们的娃娃,而Jilly Bing恰好弥补许多妈妈童年内心世界的缺憾。

关税战影响生产

创业的路上总会经历风浪。麦晓彤很快遇到创业路上的一个挑战,在2024年初,广东的合作代工厂却突然关闭,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他们在最后关头拿到一批货,否则就会断货了。

她原本希望将生产设于美国本土,却发现几乎没有适合的小规模玩具代工厂。西班牙虽然技术好,但每只娃娃成本高达100至150美元(约424至637令吉),根本无法量产。

最后她选择了中国偏远地区的新合作方,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贸易政策变化,小型创业品牌如她,也不得不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

“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无法下单,对我们这类小企业来说非常艰难。”

比关税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元、平等、包容(DEI)政策在美国社会的逐渐退潮。一些投资者开始质疑族群文化产品的市场可持续性,但麦晓彤不为所动。

“喜欢娃娃的小女孩不会在乎政治环境,她们只会因为认同和喜欢而选择。”

填补文化拼图

在美国迅速成长的亚裔族群中,Jilly Bing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一块长年缺席的文化拼图。

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数据,亚裔美国人已突破2400万,占全美总人口逾7%,且是增长最快的族群之一。尽管如此,在主流玩具市场中,亚裔角色的代表性仍极度稀少。

麦晓彤说:“我们不是边缘族群,我们只是太常被忽略。”这句话,许多亚裔父母深有同感。

近年来,从电影《妈的多重宇宙》、《青春变形记》,到Netflix亚洲家庭题材的兴起,亚裔身影终于在主流文化中被看见,但在儿童产品领域,这种进展仍远远落后。

现年44岁麦晓彤的创业,正是填补这个落差的一小步。她不只创造了一款娃娃,更带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有机会从小就喜欢自己吗?”

她的答案是肯定的。而Jilly Bing,就是她为这个答案所做出的具体实践。

展望未来,她也希望透过Jilly Bing打造更多角色,包括不同背景、性格与外型的亚裔孩子,并搭配绘本拓展品牌叙事。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