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5日讯)原住民家庭的长子因父母没能力供他继续升学,而在小学六年级时辍学,庆幸获养父资助,让他在辍学两年后重拾课本,更成为其村内第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村民。
这名21岁的原住民青年保罗谢永信(译音Paul Sia Yong Sin)在完成大马教育文凭(SPM)后,攻读太阳能技术文凭课程,并成为乌鲁地南巴西沙兰原住民村(Kampung Orang Asli Pasir Salam)第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而他的3个分别18岁、15岁和11岁的妹妹也跟随他继续升学。
谢永信的父母都是渔民,没有能力供他继续升学,所以小学六年级时他就辍学,在养鱼场工作,以维持生计。
后来他的63岁养父乔纳森沈进兴(译音,Jonathan Seng Chin Heng)收养了他和妹妹,他们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变,养父不仅为他们提供住所、教育,甚至每天都送他们上下课。
他便努力求学完成大马教育文凭教育后继续进修文凭课程。

英文《星报》昨日报导,谢永信现在新山一家连锁食品店担任培训员,他借此感谢养父协助他从教会和捐款者筹募升学的资金。
趁着父亲节到来,他和妹妹们订购了蛋糕,向养父聊表感恩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沈进兴与家人过去7年收养了22名原住民儿童,当中最小的只有1岁。
其中,罗沙里阿兹兰(12岁)和其4个手足于5年前被亲身父亲抛弃后被沉进新收养,重拾父爱。
罗沙里阿兹兰受访时说,他和手足与养父的家庭成员相处融洽,也能感到养父视他们如同亲生孩子般。
提醒孩子勿忘亲身父母
沈进兴是士姑来区一间基督教堂的牧师,他说,这些被收养的孩子大多是来自贫困家庭或被社会遗忘阶层,当中一些因太穷而无法继续升学,一些则来自破碎家庭。
他受访时说,他会开始收养这些孩子,是因为一个与他合作的非政府组织突然卷款而逃,当时他们刚开展一个农村外展项目才进行了3个月,项目所筹集到资金就消失,这些孩子也被遗弃。
“从那时起,我和妻子决定即使没有正式的支持,也要帮助这些。很多人告诉我,把这些孩子送回他们的村庄就好,但我不能就这样弃之不顾。”
虽然这些孩子们把他视为父亲,但他坚持让孩子称他为“牧师”,这是提醒孩子们不要忘记自己的亲生父亲,而他唯一的愿望是希望年轻一代能站起来,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