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子女心目中像是巨人,小时候坐在爸爸的肩膀,仿佛可以眺望世界尽头;长大后,变得沉默寡言的爸爸依旧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但是,爸爸们是否亦希望自己成为这些既定形象的“父亲”呢?且听听他们怎样说。

育有3个儿子,9岁Kayden、7岁Lexx及4岁Nash的曾耀祖激昂地表示:“我希望可以跟孩子成为朋友,同时又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认为儿子应该跟爸爸做好朋友,“一些属于男生的话题都可以让我去教育他们,例如性教育,如果让妈妈来讲会比较尴尬。我用朋友的角度跟他们分享,既不会尴尬,也比较自然。我亦希望儿子长大之后能成为我的好朋友,跟我出去玩、一起参加活动,父子会有共同的话题。”
至于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他说:“我相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是很需要一个学习的榜样,尤其是男生,如果他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生,他参考的对象必须要似英雄般的坚强、有能力的人,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样的角色!”
每位父母都是从当爸妈那一刻起才开始学习,曾耀祖笑称自己仍在学习当中,“我觉得自己值得6分吧! ”直言在管教方面仍没办法在严厉与宽容之间取得平衡,“很多时候对于某些事情,站在朋友的角度,肯定会说无所谓,但我又觉得不能得过且过,并且会用比较严厉的方式对待,这就很难达到朋友般的交流。这方面还需要努力!”
不过,他相信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们会比较理解爸爸的用心,“好像我跟大儿子当朋友感觉,其实可以去到7.5、甚至8分。我跟他更容易沟通,他也更明白为什么我这么做、为什么会骂他。所以当他能够更理解我的时候,我就不需要对他那么严厉,两个人就可以比较像朋友的关系。”

曾耀祖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自我要求亦高,“所以我自问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尤其是作为一个爸爸对家里的大小事情,譬如有东西坏了可以马上解决、孩子有问题可以马上给意见,这是很长的学习之路。”
他对儿子们在功课、礼貌等方面要求特别严格,“我是不会放松的,没有得过且过这回事!”旦玩乐、聊天时, 却能跟儿子们相处得像朋友一样。他恪守华人传统餐桌礼仪“有长辈在桌就一定要先打招呼、要坐得端正;双手要放在桌子上,就算另外一只手没有拿叉,也必须要扶着碗。”在外的礼貌也要到位,像见到人要喊‘Hello’、离开时要讲“bye bye”、得到别人帮忙要讲“谢谢”、不小心撞到人家要讲“对不起”等等。
曾耀祖认为现代年轻人太玻璃心,也会担忧自己的小孩太脆弱,“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像我有不容易被打败的心!我做人原则就是,只要一天不认输,就还是会有机会,所以我希望他们能承接我的这份精神。”除了祈望儿子们健健康康、不要做坏事,他说:“我跟老婆都不会要求他们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成就,只希望他们都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