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养生

中医

会员专区

肠胃

中医知解

看好文

文 文 文

看好文:中医知解|暑湿来袭 苦了肠胃

这阵子天气变化无常,白天骄阳似火,午后却常骤雨倾盆,导致空气中湿气弥漫不散。许多人在这种又热又湿气候下,开始出现食欲低落及腹胀不适等症状,甚至敲击腹部会发出“咚咚”声,伴随恶心、反胃与浑身无力等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暑湿”来袭,尤其容易发生在本身功能较弱的人身上。
 

现代医学中,这类表现常被诊断为急性炎,多以止泻、止吐药物或静脉输液来缓解;则从体质与气候的互动角度来解释。热天高温高湿,就像锅里水不断沸腾,湿气腾腾上升。若体质原本偏弱、气机不畅,加上饮食或生活作息失调,体内“内湿”会被“外湿”牵动,导致湿气困脾,形成“湿浊”积聚。症状上不只是腹胀、食欲不振,还可能出现头晕脑胀、四肢沉重、大便黏腻和腹痛腹泻等失常状况,严重时还会恶心呕吐,影响日常作息。
 

对于症状轻微者,可从食疗着手调理。例如绿豆、红豆和薏仁汤能帮助清热祛湿,又或饮用中药茶饮(藿香三钱、佩兰三钱、金银花二钱、车前草三钱、荷叶二钱、党参五钱,加水约1000毫升煎煮,最后视个人口味加入些许冰糖)。这帖茶饮能帮助身体清除暑热,提升正气、化解湿气,特别适合经常在户外曝晒,以及频繁进出冷气房者饮用。
 

除了内服调理,也可透过穴位按摩,促进体内气血流通与脾胃运化。常见保健穴位包括:手部“合谷穴”可促进全身循环,通经活络;头部“太阳穴”有助提神醒脑。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以感觉微酸微胀为宜。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中医

会员专区

肠胃

中医知解

看好文

相关文章

大厨上菜|高温烤出印度料理灵魂

看好文:七月运势指南|水深火热癸未月 表静实乱宜守心

看好文:泰国软政变 Part 4|泰国的政治迷情和文化魅力

好食材|香弹可口糙米饭

看好文:泰国软政变 Part 3|泰国“司法政变”新常态 法律沦为政争工具的危机

看好文:泰国软政变 Part 2|美战略渗透泰国迷雾 操盘反华氛围内幕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