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学习动机

文 文 文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看好文:学习现场|让学习成为兴趣 7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敢尝试,有的孩子却潜心学习?这正是因为“动机”的不同,拥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尝试突破。而动机,则是个可以培养的东西。

怎么让孩子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让他们不怕挫折,找到自己的天职?这是让全世界家长与老师困扰的难题。孩子越怕失败,越是要多方尝试,只有探索出自己的内在动机,才能不被一时的挫败所困,走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不论是教育现场还是家庭生活,孩子的“”,仿佛是难以捉摸的幽灵,牵动着学习的成效与成方向。家长苦恼于如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老师则思索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谢伯让(图:亲子天下杨焕世摄)

“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动机;没有动机,一个人无法做出任何的行动。”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谢伯让说。但一个人的动机,却有深浅之分;最难的就是超越吃饱喝足的生理需求,找到内心的热情,驱动孩子自动自发;即使遇到挫折,仍能够持续鞭策自己改进的“内在动机”。

内外在相辅相成


动机就像是火种,一旦点燃了,就能驱动我们付诸行动。动机又可以区分成外在、内在两种,一种从外在来赋予、另一种则发自内心。

外在动机就像是给一匹马一根胡萝卜或用棒子鞭打它,用奖励或惩罚都能使它前进,直接又有速效。相较之下,内在动机则更像是一座深藏于内心的泉源,需要漫长的自我探索,甚至有些人一生不了解自己的驱力所在。然而,只要内在动机被点燃,却能持久而强大,让一个人克服万难,愿意持续投入。

该怎么区分一个孩子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喜爱。

面对孩子缺乏动力,家长不妨透过提问,来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追问他们“为什么”。

谢伯让举例,单纯只为了画画的乐趣而画,就是发自于内心,“如果你喜欢画画,喜欢的是展现出自己心中的意境,喜欢这个创作的过程,让自己跟其他人欣赏——这就属于内在动机。”

又例如一个运动员,如果他心中怀抱着目标,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田径选手,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动机,就算排除万难也要达到目标。

另一方面,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才产生的动力。

例如,如果作画是为了卖钱,画画只是一个获取金钱的工具,金钱就成了画画的外在动机。又例如,运动员必须经历漫长艰苦的训练,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外在动机才去比赛,可以预期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毕竟赚钱还有其他更容易的方式。

动机就像是火种,一旦点燃了,就能驱动我们付诸行动。动机又可以区分成外在、内在两种,一种从外在来赋予、另一种则发自内心。

内在动机现在要培养很难

值得注意的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者之间并非壁垒分明,而是微妙的交互影响。

例如适度的外在动机,可以作为鼓励孩子踏出第一步、尝试新事物的契机。

“孩子尝试了10种活动,结果其中有两种他很喜欢,就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展现出内在的动机,往那两个方向发展。”谢伯让说。

孩子的动机,往往是内在与外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可能先被外在的事物吸引,在参与的过程中,才逐渐发现内在的乐趣。关键在于,多鼓励孩子去历经尝试的“过程”,而非只是重视“结果”而已。

这个时代,发掘小孩的内在动机愈来愈挑战。为什么他们难靠一己之力找到内心向往的兴趣?

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喜爱。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才产生的动力。

内在动机寻找关键

一是时代的推进,科技让爆炸的资讯分散了有限的注意力,使人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单一目标。二来,社交媒体和短影音的盛行,让大脑习惯追求即时性的奖励,但学习或工作都需要长时间投入才看得到报酬,让人裹足不前。三是,社群媒体充斥着他人的成功表象,也可能让人感到遥不可及,降低了努力的意愿。

更关键的问题是,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只是听从家长、老师、学校的安排,一路看齐外在的奖励与惩罚,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缺乏自主探索兴趣的机会。这样的孩子,甚至可能一路听话到了中年,才恍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眼前的工作。

面对孩子缺乏动力,谢伯让建议,家长不妨透过提问,来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追问他们“为什么”。

孩子可能展现出内在的喜悦,例如“打篮球让我很开心”,也可能透露外在的渴望,例如“职业篮球员可以赚很多钱”。透过倾听,可以初步了解孩子动机的本质,以及动机的深浅。

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只是听从家长、老师、学校的安,缺乏自主探索兴趣的机会。这样的孩子,甚至可能一路听话到了中年,才恍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眼前的工作。

培养动机七方法

况且,内在动机并非天生决定,而是透过后天的探索与引导慢慢显现,家长更可以透过适当的外在动机,协助孩子发展出内在动机。

1、鼓励多元探索:积极为孩子提供尝试各种不同活动的机会,即使孩子反应冷淡,也是开启了一扇接触新世界的大门。

2、从兴趣出发:即使孩子喜欢打电动,也可以引导他对于程式设计、电竞产业、甚至是动画的兴趣,不用急于否定或泼冷水,目的是让他看到兴趣背后,更广阔的可能性。

3、设定短期目标:就像短影音会提供立即的奖励,让人不自觉上瘾,将平时的远大目标(例如一个月看一本书),拆解成许多小任务(例如一天看一页),让孩子更容易获得即时的愉悦与成就感,来增强持续投入的动力。

4、与同侪一起努力:鼓励孩子参与团体,和同侪一起努力,最好是有能够看齐、仿效的对象,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持续前进的动力。

5、重视睡眠与运动:有利大脑功能和整体身心状态,有助于提升动机。

6、反向删去法:即使最初没有明确的喜好,也能透过探索的过程,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反向的探索也有助于厘清未来的方向。

7、把选择权交给孩子:避免将家长的期望,变成孩子的压力,即使孩子对新事物表现出兴趣,仍有说“不”的权利,避免扼杀内在动机。

快乐,常常是内在动机的源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探讨,自己想追求的快乐是什么?

内在动机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其实,鼓励孩子探究内在动机,不只是希望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而已。因为内在动机越是深刻、脱离基本需求,越有机会带领着人们,感受到人生中深层的幸福感。

“幸福感可以粗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像是好吃的食物、一本有趣的书,可以给你一点生理上、即时的愉悦,”谢伯让分析,“另一种则是比较深层、更有意义的幸福感,例如自我实现、或成为一个伟人受人尊敬。”

他认为更具深度、更有意义的幸福感,无论在驱动一个人的力道上、或是发自内心的愉悦或快乐程度,都要远胜于小确幸。

“例如当你专注在自我实现,就不会那么在意生活里的小事,”即便遇到了挫败、或遭逢身体的苦痛,在高远的梦想前面,耐挫力与承受力都变得更高。

内在动机并非天生决定,而是透过后天的探索与引导慢慢显现,家长更可以透过适当的外在动机,协助孩子发展出内在动机。

快乐,常常是内在动机的源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探讨,自己想追求的快乐是什么?当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这份兴趣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因为,追求快乐不只有一个途径,追求目标也不只有单一的手段,只有不断的尝试与体验才会知道。

探究内在动机,不只为了驱策孩子踏上自主学习的道路,不只是拓展孩子的视野,更是为了得到圆满的幸福人生。更长远的说,找到启动内在动机的密码,每个人的人生将活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本文由亲子天下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阅读完整全文,请搜寻《亲子天下Premium》https://premium.parenting.com.tw/

延伸阅读:

https://site.parenting.com.tw/topic/media_MQ-1679

https://www.chinapress.com.my/?p=4448939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学习动机

相关文章

好食材|加点抹酱 早餐美味多了

看好文:生活品味|不必去沙漠 城市之巅藏着上千种仙人掌

健康百科|GG臭爆恐酿癌!医示警:清这里最关键

阉狗失败辗死它 主人索赔! 宠物医院:“为你好!”

辛晓琪惊曝住院 目睹“遗体盖布”:珍惜当下

男星做租霸被赶 老婆发文暗示将分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