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大马厂商联合会指最新工资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薪资具备竞争力,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仍长期面临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在肮脏、危险和困难(3D)工作类别上更为明显。
该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说明,企业聘请外籍劳工并非为了压低成本,而是难以吸引足够的本地员工参与相关工作。
厂联今日发文告指出,大马统计局近期发布最新工资数据,2025年4月制造业平均月薪达3460令吉,按年增长1.2%,高于全国正规领域平均月薪3441令吉;制造业工资总额为83亿1000万令吉,年增2.4%。
制造业工资中位数介于2764至3052令吉之间,高于国家最低薪金的1700令吉,同一时期,失业率维持在3.0%。

苏添来直言,本地工人并未被更廉价的外劳取代,相反,聘请外籍劳工涉及更高成本与繁杂的法规遵守。
“即便企业提供高于国家最低薪金的工资,许多本地求职者仍对这类工作表现兴致缺缺。”
他指出,尽管制造商正大力推动自动化与数码化转型,但这类转型需要资金、时间与熟练人力资源,而上述资源仍十分短缺。
他补充,若渐进式薪金政策建立在明确绩效指标的基础上,且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制造商将愿意支持该政策,并有助确保工资调整具持续性,且反映员工实际能力。
“制造业对外劳的依赖,源于本地缺乏具备意愿与技能的工人,而非刻意压低工资。若要维持大马制造业的竞争力与包容性,就必须推动一套平衡、以数据为导向,并聚焦技能的人力资本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