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现今不少教师基于学校“有毒”领导文化、日益增加的数码工作需求等压力,而导致他们情绪上有压力,进而衍生至心里健康问题,因此教师专业总会和非政府组织要求教育部,提供适当心里健康支持,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全国教师专业职工总会(NUTP)不排除,一些教师甚至还面对家长的骚扰,损害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该会总秘书弗兹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说,越来越多教师感到孤立,甚至因得不到援助,而感到彷徨。

他强调,一些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往往因各种担忧而选择沉默,不再寻求协助,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情况恶化。
“许多人默默承受痛苦,因他们害怕一旦寻求心里健康相关方面的援助,担忧被批评甚至被解雇,而一些校长未能以专业态度处理相关案例。”
此外,家长教育行动小组主席拿汀诺阿兹玛指出,不仅要依据资历选拔校长,也应考虑其情商,领导包容性,以及学校氛围是否富有同理心。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教师可安全畅所欲言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建对教育体系的信任。”
她强调,考虑不周的政策持续削弱教师对教育体系的信任,尤其是在推动数码化方面,加重许多教师的工作负担。
“许多教师在没有必备工具或培训的情况下被要求采用新系统。”
她补充,任何国家教育计划都必须以教师为核心,注重教师的准备程度、适当的资源,以及进行有意义的谘询对话。
媒体早前报导,指教师卡立尤诺斯在15名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学生的意外事故身亡一事,发表侮辱性言论,引发争议后公开道歉,并声称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