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眼拿督陞格為縣(第四篇) 80%漁民捕撈銷海外 無毒水母特產佳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峇眼拿督陞格為縣(第四篇) 80%漁民捕撈銷海外 無毒水母特產佳餚

    王祝成(左起)與陳慧婷展示無毒可食用的碩大白水母,這是峇眼拿督的特產。
    王祝成(左起)與陳慧婷展示無毒可食用的碩大白水母,這是峇眼拿督的特產。

    報導:蔡耀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望著水母近乎與世無爭,自由漂浮的泳姿,總讓人懷疑,這無眼耳鼻舌的生物,究竟是不是地球上的生物?也許只能說,它是海中的精靈。

    峇眼拿督是座得天獨厚的百年漁村,上天恩賜這里的漁民,一種當地人叫“白水母”品種的水母,這是一種無毒可食用的水母,而且只在這里的海域能見到,是當地特產。

    經營捕撈水母事業逾40年的漁民王祝成(80歲)告訴《中國報》,峇眼拿督縣有8座傳統漁村,只有峇眼拿督漁村前的海域,有“白水母”與“紅水母”,這兩種都無毒而可食用,是桌上佳餚。

    他說,近年來“紅水母”比較少見,漁民大都捕撈“白水母”。


    主要經濟來源

    王祝成說,早年外賣出口到日本等國,成為海外一道著名的南洋佳餚;如今,隨著中國興盛,絕大部分處理好的水母乾片,都銷往中國龐大市場。

    他說,峇眼拿督約有百家漁民,約80%漁民直接或間接從事與捕撈水母有關的行業,因此水母可說是該村其中一項主要的經濟來源。

    “也有數家外地公司到來從事捕撈水母的行業。”

    處理水母的步驟並不複雜,漁民只需到漁村外的淺海下網,待水母絡繹入網即可。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回港后,員工清除水母觸鬚,只留軀體,清洗乾淨后只需以大量的鹽腌製;約5天后就變成水母乾片,整理放入木箱即可外銷他國。

    《中國報》高級記者蔡耀樑與網媒《好勢liao半港》主持人愛心大使陳慧婷(ice)及版主陳志坤,也受邀隨同王祝成乘船出海體驗捕撈水母,見證漁家以勞力之美,過簡樸生活的畫面。

    碰毒水母漁民痛整天

    漁民林沅儐曾接觸到含有劇毒的“荷包水母”,結果全身疼毒一整天,令他心有餘悸。

    他說,2年前在海上捕撈“沙白”(貝類)時,沒有注意到“荷包水母”已隨著海水飄到身邊,手臂不小心接觸到這種水母。

    林沅儐發現時已太遲,身體很快感到劇毒,趕快上岸去醫院尋醫,醫生給他打了針。

    “然而還是痛上一整天,很辛苦。”

    林沅儐的職業主要捕撈“沙白”,偶爾捕撈水母;他說,近年來市場對“沙白”的需求量也很大,而捕撈“沙白”的工作較簡易,因此平時以此為生。

    另外,王祝成說,早年漁民清貧,漁船沒有使用引擎,只靠雙手划船,需划一個小時才能到海上作業。

    “這種划船歲月也過了20多年。”

    憂海上發展影響產量

    漁民擔心峇眼拿督海上發展,影響水質而導致水母減產或絕跡。

    峇眼拿督平安宮總務柯玉翠說,峇眼拿督升格為縣后大事發展,其中數項是在河口及海上進展,包括碼頭提升計劃、河畔公園及大型的“水城”綜合發展計劃。

    她說,有發展是好事,但漁民畢竟擔心大量的發展會引起環境問題;尤其水母對水質敏感,當地漁民害怕水母減少,甚至絕跡。

    柯玉翠希望當局派專家評估發展對海域環境的影響,從而尋找解決方案,保護海洋資源,保障漁民的生活。

    王祝成說,水母確實對水質敏感,過去曾發生逾一年沒有“白水母”的現象,漁民收入大減。

    他說,目前附近的碼頭等工程只是局部進行,尚未見對水質帶來影響,希望這些大型工程,始終不會影響水母數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