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攝影:劉峻賓
(北海26日訊)“來,給我想一個鞋架,不用我彎腰就能運到我腳邊的”!
一句指令,造就了“智能鞋架”(S.M.A.R.T Shoe Rack)在短短一個月內誕生,更在世界青少年發明家展覽摘獲金獎。
這不是大專生的發明,也不是機械工程師的發明,而是由一名老師和3名高中二學生共同完成的機械發明。
打敗25國368隊伍
這個發明源自北海鍾靈中學日前到校外參與國際競選的作品,所謂的“智能鞋架”,即只需一個按鈕,你要的那雙鞋就能在鞋架中運到地面;同時,機械人也能協助人類把鞋子收藏在櫥櫃中。
這項發明在全世界25個國家及369個隊伍中,獲得2018年世界青少年發明家展覽(World Young Inventors Exhibition, 簡寫WYIE)的金獎,揚威國際。
參賽的3名中學生為李崇維、杜家怡、林銘康,3人分別是北海鍾靈中學機械人協會的主席、副主席及秘書;他們是經過腦力激蕩,創造了“智能鞋架”。
李崇維受訪時說,最初的構造概念,是讓他回想起湯姆.克魯斯在電影“不可能的任務4”中,于智能立體車庫打鬥的場面,這個畫面最終啟發他把車庫的原理用在鞋架上。
“我把三層的空間先架構起來,然后再利用升降技術把想要的鞋子,橫移到中間的托盤,再送到地面。”
李崇維是負責構造的部分,然而這個指令必須交由林銘康編寫程序,再上傳到Arduino Uno的主控板上,讓它執行“機械人”的任務。
杜家怡則專負責分析及文案工作,結果在3人各司其職下,終于在一個月內完成“智能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