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打峇鲁16日讯)银行保险员通过电话招保险,口头签保单,具有法律生效性、存在法律灰色地带、或是手法含诈欺成分?
网民“毛果果”拍视频揭发,日前她接听一个银行保险推销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她的个人资料,但她没签单也没回答,不久后突然发现银行已从她的户头扣账缴费。
她在面子书专页中揭露,当时保险推销员问几个问题,说话态度似聊天。

“我清楚记得,我跟她说我不要,她说没有关系,给她机会讲完,她会寄一份资料,成事才去银行(办理)就可了。”
她说,收到第一封信,没开来看就把它丢了,因为觉得不需要申请。最近收到第二封信,才知道银行已扣账缴费了,这说明保单已生效。
她说,自2016年经已有网民揭发相似的遭遇,如果在电话谈话里的口头应答,意味着保单自动生效,为何却不能口头取消保单,要特地跑银行办理取消手续。

“是不是很奇怪?可以不用你签名就拿你钱(自动扣费),你要cancel(取消),还要麻烦做一大堆东西(办理取消程序)。”
“如果口头就能签保单,还可以直接从户头扣费,那银行密码、TAC号码要来做什么,连文件签名都不需要了吗?”
她也猜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是否存在“灰色地带”。揭发个人经历后,希望不要再有人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