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稀土科技发展等现代领域已成为推动全球创新与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拉近及推动我国科技生态系统的发展,科学、工艺与革新部(MOSTI)部长郑立慷踏上TECH Talks舞台,走进校园,与莘莘学子面对面交流,并以风趣亲切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潜在挑战与未来机遇,鼓励年轻一代积极拥抱科技,把握时代浪潮,成为大马未来科技变革的中坚力量。
作为科学、技术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项关键策略,Tech Talk系列讲座,旨在与大学生、研究人员及产业代表进行深入互动,通过强化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教育,以培育本地科技人才,激发全民创新思维。
郑立慷指出,这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平台,更是一场科技信心的重建工程。

“很多人对我国科技实力持怀疑态度,普遍认为我国技术差劲,但事实并非如此。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大马的创新排名从连续3年的第36位跃升至第33位,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佳成绩。这项突破,不仅是对本地科技研发努力的肯定,也展现了我国在全球创新领域中的潜力与竞争力。”
对此,他希望通过Tech Talks让更多人了解大马其实并不缺乏科技实力。
“只要给予足够的资源、机会与支持,我国的年轻人完全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
★科技与全民对话新平台

就此, MOSTI策划了Tech Talks系列讲座,目标在未来走遍全国所有大专院校,并向公众全面开放。无论是大学生、研究人、企业从业者或民众都欢迎参与这场关于科技的全民交流。
每一场Tech Talk,MOSTI都会聚焦一个特定主题,带来多元视角的深度探讨。
郑立慷透露,在会谈中,除了他个人分享,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及学生代表,共同呈现最新的科技进展与实践成果。
- 首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 第二场聚焦“稀土元素”,讨论其在绿色科技与高端制造中的关键角色;
- 第三场以 “大马为什么要发展太空科技”为主题,引发现场学生与讲者热烈的互动与思考。

该部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易懂的讲座,传播科技知识,也激发年轻一代对科学、技术与创新的热情。
★大学生勇敢提案 科技讲座现真知灼见
对于为何特别选择大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受众,郑立慷解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不仅因为他们将引领社会发展,还因许多创新往往诞生于大学校园。
“通过与学生直接互动,我希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鼓励他们投身STEM领域的职业生涯。”
在这3场讲座中,学生们带给了他许多惊喜。当中,更有一位大学生在提问环节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项目,并勇敢地向该部申请资助。
“这种勇于发声的态度正是我们所鼓励的,也是对科技创新者的期许。”

他补充,更有大学生提出了关于政府政策方向的意见和建议,为该部提供了宝贵的沟通机会,也让他们听到民众的声音和反馈。
“事实上,有些建议我们已实施中,但这也提醒我们需要通过更有效的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民众。”
★推动产学研融合 助学生接轨产业现实
郑立慷披露,该部致力于促进教育机构与行业紧密合作,通过像Tech Talk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他认为“产学研”的结合至关重要,该部也在推动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升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尽可能将其商业化,如:
- 大马博特拉大学与暨南大学联合实验室,专注研究植物油加工与安全;
- 马来亚大学与北京大学“AI+”新材料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光电子、生物材料、复合材料;
- 马来亚大学与厦门大学的先进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聚焦半导体与芯片技术;
- 大马国家生物技术研究院(NIBM)与康希诺生物公司合作,共同研发mRNA疫苗。
“这些合作不仅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经验的机会。”
郑立慷希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大学生应聚焦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技术发展依赖于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鼓励学生跨界合作,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大学生应关注前沿科技,参与技术研讨、实践项目和在线课程,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他直言,科技行业现面临人才短缺,全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超出供给。
“大学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故此,我们推动大专院校与科技产业合作,将行业技术融入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产业需求。毕业后,他们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力量,确保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