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3日讯)大马厨师陈观胜不负众望,参加亚洲烹饪大赛成功以大马街头小食“炸出”特金奖,为国争光!
来自马口的知名厨师陈观胜(人称石师傅)再度以实力证明,街边美食也能登上国际舞台。
他日前代表我国,远赴中国山东济南参加第三届亚洲烹饪大赛,并以融合三种大马经典街边小食,即炸榴梿、炸年糕、炸香蕉,组成创意十足的参赛作品《榴年香》,成功摘下“特金奖”荣誉,令全场为之惊艳。

顾名思义,《榴年香》名字是陈观胜的太太所构思,简单、好记、有寓意,“榴”是指榴莲,“年”是年糕,“香”则是香蕉,3道作品都以“炸”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三道食材都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
这是陈观胜继去年以“香猪猪参峇椰浆饭”勇夺“亚洲金奖”后,再次前往参赛。他说,这次能将马来西亚街头小食带上国际赛场,并成功获得评审团高度肯定,是一项莫大荣耀。
他坦言,尽管赛程挑战重重,尤其水果类食材无法携带上飞机,只能在当地寻购榴梿与香蕉,尤其中国当地的食材风味与马来西亚不同,必须不断调整炸粉比例及油温控制,才能还原道地风味。
“比赛现场火候受限,温度难以调控至最低温,若不谨慎掌握,作品容易炸焦,期间必须不断向锅中加油来控制温度,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马虎,所幸最终顺利完成作品,成功从众多国家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尽管陈观胜为国争光,但他坦言,此行所有费用皆为自掏腰包,因此他呼吁政府能设立资助机制,协助本地更多优秀厨师走出国门,让更多人有机会推广大马饮食文化,美食不分大小,从街边摊到五星餐厅,只要有心,都能闪耀世界。

完成妈妈没做完的梦
“我多希望她能看见,那个曾经偷吃炸香蕉的小屁孩,如今把她的手艺、她的执着,带上亚洲餐桌。”
踏上亚洲烹饪大赛舞台,陈观胜不仅是马来西亚的代表,更是一位儿子,带着母亲的味道和回忆走向世界。
在前往山东参赛前,他曾经在个人面子书分享,他将带着一份记忆参赛,那记忆不是名校的厨艺训练、不是餐饮平台的打造,而是母亲厨房中香气弥漫的日常。
“小时候总以为有很多时间能向妈妈学做糕点,直到母亲离世后才恍然发现,蒸锅升腾的蒸汽中,藏着她没说完的心意。”
他参赛的理由很简单──完成妈妈没做完的梦。
“炸香蕉当年是妈妈小摊里的招牌小吃,那层恰到好处的脆皮,是她用‘耐心等油温’的直觉炼成;年糕,是她在年节前几晚不眠不休反复蒸制“家”的象征,焦糖香混着棕榈糖的味道,是每一个大马孩子共同的味觉记忆。”


真正的好味道不靠包装
陈观胜相信,真正的好味道不靠宣传、不靠包装,而是靠咬下去的那一口,让人想起“妈妈做的糕点真好吃”。
这次,他做到了,他用那锅炸得金黄酥脆的炸年糕与炸香蕉,征服评审味蕾,他不只是为自己赢得“特金奖” ,而是为全天下默默坚守在街头、在厨房、在灶炉边的母亲们,赢得了一个迟来的掌声。
在分享胜利喜悦之余,陈观胜也深情感谢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团队,他感性说,奖项与胜利不是个人的,是他背后群伙伴和支持者一起努力的成果。
他也特别鸣谢一直以来给予舞台与支持的餐馆,还有旅行社安排行程协助他前往山东进行比赛。
“真正的冠军,不只是台上的人,而是背后的那颗心,希望未来能在国际舞台上,看见更多本地厨师的身影,共同擦亮大马味道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