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2日综合电)高血压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医界有一派人建议晚上服高血压药可以降低早上中风和心梗发生率,但据最新研究发现:高血压药早上吃或晚上吃“没差别”。不过医生建议,如果服用长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压药,早上吃会比较好。
台湾内分泌新陈代谢专科医生蔡明劼分享,多年前有研究声称“夜间服用高血压药物,可以大幅降低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率”,但近日加拿大一项刊登在2025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发现,高血压药物早吃晚吃,对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异。

早上吃或晚上吃效果一样
加拿大研究团队招募3357位每天服用一次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追踪4.6年后发现,睡前服药组每100人每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为2.3次,早上服药组为2.4次,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此外,两组在跌倒、骨折、认知障碍、视力问题的发生率也没有差异。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并不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建议依照个人生活习惯和医生建议用药。
《刺胳针》期刊4年前的研究也这样说
其实2021年发表在《刺胳针》期刊的一项英国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研究人员随机将21,104名高血压患者分配到早上或晚上服用常见的高血压药,追踪5.2年。
结果显示,晚上服药的人有3.4%因心肌梗塞、中风、心血管疾病住院或死亡,而早上服药的人约3.7%,差异不大。因此也建议患者选择方便的时候定期服药,以减少不良反应。
高血压用药时机 需兼顾多种情形
随着高龄化社会来临,高血压已成为现代文明病之首。台安医院心脏内科暨心导管室主任林谓文指出,高血压看似简单,其实治疗起来相当复杂,除了要考虑药物特性外,还需兼顾病人的生活作息、血压波动情形及服药顺从性等因素,才能找出最佳的用药时机。
林谓文表示,虽然研究认为高血压药什么时候吃效果都一样,但一般他会建议患者早上吃药,约有9成的患者也选择早上吃。他解释,目前高血压药多为一天一次的长效型药物,药效在服药一两小时后起作用,药效最强的时间约在服药后的6至8小时。
一般而言,上班族从早上面对工作,肾上腺素开始上升,血压多半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偏高。若在早上服用长效型降压药,药效在6至8小时后,也就是下午到傍晚的时间达到高峰,刚好可以控制患者升高的血压。
依病人作息及血压波动情形调整用药时机
高血压用药时机除了要依病人的作息状况调整,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也需要调整用药时机。林谓文以临床遇到的一位病人为例,该病人早上血压约140mmHg,晚上则降至105mmHg。经评估后,他建议该名病人将服药时间由早上改到晚上。
如此一来,药效在隔天清晨达到最高,使病人早上血压降至120至130mmHg;而晚上药效最低时,血压也能维持在110至120mmHg,这位病人血压控制更加稳定。
而病人的服药习惯也是用药时机的考量因素之一。林谓文指出,有些上班族因为是白天睡觉的晚班或轮值晚班的人,若要他们特地早上起来起床吃药,反而可能影响服药顺从性,不如建议睡前服用。总之,服药时间点的选择,必须兼顾药效发挥及病人方便性,才能确保长期服药的稳定性。
高血压治疗需兼顾药理与心理 提高服药顺从性
林谓文强调,药物治疗成不成功不只是药效多好、多强,更重要的是“病人是否能遵医嘱规律用药”,如果病人一直忘记吃药,药再好都是白搭。
所以医生在帮高血压患者拟定治疗计划时,除了要具备药理学知识外,也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服药意愿。然而,目前门诊看诊时间有限,要在短短数分钟内充分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实属不易。
尽管如此,林谓文仍建议,医生应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倾听病人的想法,了解他们对药物的接受度及服药顺从性,必要时可藉由卫教或心理谘商等方式,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任感,进而愿意长期服药,才能真正达到血压控制的目标。
文:台湾TVBS新闻网
图:视觉中国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