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主題故事.天公誕大過年 香火不斷鬧通宵

文 文 文

報導:譚絡瑜 
圖:本報資料室中心 受訪者提供 

 福建人怎麼過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飽,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飯,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天公。」對北馬福建人來說,初九天公誕大過年,是慶新年最重要的一天。
 檳州易學堂創辦人兼民俗文化工作者鄭錦華強調,拜天公應建立在感恩之情、虔誠之心,比流于形式更有意義。
 檳州易學堂創辦人兼民俗文化工作者鄭錦華強調,拜天公應建立在感恩之情、虔誠之心,比流于形式更有意義。

檳州易學堂創辦人兼民俗文化工作者鄭錦華,是潮州客家揭陽人,在檳城出生長大,對于拜天公習俗十分熟悉。

 他笑言,以前70、80年代,外州人稱檳城為“神島”,因為檳城人拜神,可以用“誇張”來形容。檳城人過年時拜最多神,除夕拜祖先、接財神;正月初一拜家里大神明;初二開年拜家中神明;初六拜蛇廟清水祖師誕,初八拜天公;初十拜地主公;正月十五元宵節拜上元暝。

 不同籍貫的華人,早年從中國南來檳城,在不同地區聚居。依海而居的福建人多住在喬治巿沿海一帶;耕種為主的客家人依山而居;多為雕工、藝師、廚師的廣東人、海南人住在巿區外圍。客家人鄭錦華家住阿依淡巴剎附近,特別能感受到濃濃年味,年三十菜巿集通宵營業不打烊。

留套新衣拜天公時穿

 童年拜天公的情景,在他記憶里十分鮮明。從前生活物資不像現今充裕,每逢過年,小孩們有兩套新衣就很開心,一套年初一穿,一套留到年初九拜天公時穿。鄭家住的老房子有其他租戶,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般熱鬧。房東拜天公十分講究,年初八下午就開始洗地、安桌,從客廳到大門口擺上十幾桌。祭拜前,房東換上素服白衣白沙籠,帶領著全部房客繞長桌一圈,行三跪九叩禮,上香時輩分有序。

 升旗山腳下百年老廟的天公壇,年初八晚開始拜天公,通宵達旦,信徒絡繹不絕,還有來自北馬一帶的乞丐。鄭錦華小時候都會跟姐姐,拿著一包包零錢,沿著梯級爬上山,一路把零錢分給“伸手將軍”。

初九,一陽初始萬象回春

 其實,拜天公並非福建人專屬的節慶,部分潮州人、客家人,現在包括一些廣東和其他籍貫的人都有拜。福建人特別敬崇天公,並把在天公誕當天出生的小孩叫做“天公子”(Tee Kong Kia),相信他有天公庇佑,特別有福氣。

 玉皇大帝的生日、天日即農曆正月初九,恰是“一陽初始”,是大自然開始萬象回春的時刻。明王逵《蠡海集》記載:“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于一,而極于九,原始要終也。”

 鄭錦華老師從易經角度來解說,丙午為乾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卦辭,元亨利貞。

 天公誕帶給人們的啟迪是:自強不息。他表示,民間拜天公求中

萬字的思維是不正確的。人們不應只求天公賜福,更應該自強不息,達到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檳城天公壇

 天公壇是檳城廣福宮信理部轄下的名勝古跡,原名鳳山長慶殿,創建于1869年之前。建立于1871年,佔地8英畝。它位于檳城名勝景點升旗山半山腰,昔稱鳳山之處,以華人信仰中之天境最高神明玉皇大帝為主祀,是北馬唯一專祀昊天玉皇大天尊之古廟。

 早期天公壇是由來自中國福建省5大姓氏,即邱、謝、楊、林及陳氏宗親所建。天公壇具有傳統濃厚的福州建築特色,建築工藝材料也都源自福建。

檳城人拜天公 我們常說北馬人,尤其是檳城人初八才過年,皆因拜天公大過年,檳城人可是火力全開的慶新歲。
檳城人拜天公 我們常說北馬人,尤其是檳城人初八才過年,皆因拜天公大過年,檳城人可是火力全開的慶新歲。

勿流于形式
多傳揚倫理傳統

檳城人要過了年初九才算過年,年初八拜天公最熱鬧的地方非姓周橋莫屬。鄭錦華老師解釋,由于橋上民居都是木屋不便燒紙,而且空間有限,所以橋民們聚集在一起拜,后來規模越來越大,演變成今日盛況。他記得在80年代鞭炮禁令之前,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燒鞭炮,還有比賽誰家鞭炮最長。

 現在拜祭慶典活動辦得更大型、更熱鬧,他提醒勿流于形式、忽略祭拜內在意義。他以過年放鞭炮為例,放鞭炮真正原因是趕走傳說中的年獸,現在則是不管什麼日子活動,都放鞭炮、煙花。

上香,也是一種學習

 從前的人成家立業后,逢過年都會回老家拜天公,三代同堂,凝聚力強;現代人各自在家拜天公,很少三代一起拜,有的上香也沒依輩分順序。從現代人文角度來看,鄭錦華認為天公誕其實間接提倡人與人之間互相學習敬重,比如在拜天公時應依長幼順序上香,長輩為先、晚輩為后,這是學習尊重的一種方式。

 他小時候看過一戶福州人,拜天公時點上三盞燈,原來該戶人家有三個兒子,福州話“燈”唸“Ding”(丁),點燈意寓添丁發財,祈求天公保佑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拜天公除求天公賜福,也包含著濃濃的親情之愛。

 傳說拜天公供奉甘蔗,是因當年福建人躲在甘蔗園成功避難,鄭老師認為,若能從另一層面來看待民間傳說,有關傳說即是傳達感恩的意義。

有葉有根有節有骨
一株甘庶滿滿感謝

 民間非常重視祭拜天公,所以這一天都有一些不可觸犯的禁忌,如不可晾曬女性內褲、不可以隨便傾倒便桶、口出穢言等,以免褻瀆崇高的玉皇大帝。來月事、坐月子的女性不可拜天公,帶孝者守孝滿三年后才能立案拜天公。

 另外,祭品中五牲之一的雞,不能用母雞,最好是用閹雞或公雞。鄭錦華老師解釋,閹雞不能生育,被視為有貴氣,以示對天公的尊重。現代人已很少用閹雞拜天公,過去人們會托養閹雞,到了年初八才殺,現在閹雞可不便宜,一只售價可達300令吉,在威省和浮羅山背仍能找到。

 每一種擺在天公誕神桌上的供品,都有其祭拜規則與所要表達的含義。鄭老師指出,由于不同籍貫而方言有別,對供品的寓意有不同的詮釋,非常有趣,比如用福建話唸出來很押韻的“拜紅棗年年好,拜龍眼好光景”。福建人認為,紅圓代表“圓滿”,甘蔗與“感謝”(Kamsiah)接近,象征感恩。甘蔗必須有葉有根,才能一年從頭甜到尾,同時甘蔗有節有骨,亦代表節節高升,做人有高風亮節。

 不同籍貫的拜祭方式也不一,比如廣東人拜祭用的三牲可以用于拜天公、家中神明和祖先,而福建人要各分三套。富有人家慶天公誕少不了燒豬,現在一只燒豬上千令吉,一晚花費就要好幾千令吉。

 無論如何,他認為,慶祝天公誕並沒有指定的形式,天公不會因為這些外在形式和供品多寡,來判斷善信的虔誠之心。舖張或簡約,善信只需量力而為即可。

拜天公傳說與禁忌

 中國民間稱正月初九為“天公誕”,故事出自女媧娘娘開天地,造萬物。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穀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

 拜天公時間約從正月初九這一天的子時,也就是初八晚上十一時至初九凌晨一點之間開始,一直到隔天清晨七時前。

 祭拜最傳統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祭拜完成后,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后再撤去供桌。有些信眾在半夜先于家中敬拜天公后,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

誰是天公?

 「天公」是指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眾神之王。

 黃鑽桃和先生把華人過節的傳統習俗文化,傳給三個孩子。
 黃鑽桃和先生把華人過節的傳統習俗文化,傳給三個孩子。

隆重不代表舖張
心誠得天佑

文化一代傳一代,有些人離開大家庭組織自己的小家庭,從新村住進住宅區,傳統習俗不敢忘記,依然年年拜,並教下一代怎麼拜!

中馬一帶,巴生最多福建人聚居,每逢年初九拜天公都很熱鬧。

 黃鑽桃和先生都是道地巴生福建人,育有三個孩子,最小的9歲,最大的18歲。鑽桃以前住在咸水芭新村巴剎附近,19年前結婚搬至夫家。先生家有5個兄弟姐妹,3位媳婦和家婆同住,過年過節大家一起準備張羅,年初九全家人一起拜天公,氣氛十分熱鬧。直至8、9年前,鑽桃與先生搬到自己的家,才開始在自家拜天公。

該有的都有,就夠了

 她回憶,以前住在大家庭,一到過年,幾位媳婦就會跟著家婆準備拜天公的祭品,大家分工合作,嫂嫂負責煮,她做燕菜糕,拜天公用的發糕、年糕都是妯娌們親手做。現在回想起,那種全家人一起忙碌的日子特別有滋味。家婆往生后,過年時孩子們在各自家輪流做東,約親友團聚拜年,雖然氣氛一樣熱鬧溫馨,但與在老家一起打掃、準備過年的感覺有點不同。

 她笑說,先生是個“老古董”,非常重視傳統,堅持依照家婆生前那一套祭拜天公,一點都不可以馬虎。“做生意的福建人相信,拜了天公才會旺,所以不能隨便。”

 雖然如此,隆重不代表就得舖張,她們家遵照傳統方式祭拜,該有的五果六齋三牲香燭天公金都會有,但每年數目都一樣,不像一些人認為供品必須一年比一年多。她平日家里供奉觀音,沒有燒金紙的習慣,只有在拜天公時才燒天公金。

 精明家庭主婦在過年前趕制年餅,又要兼顧家庭和準備年貨,分身不暇。她充分利用時間,她都趁載送孩子上下課的空餘時間,在家里折天公金,提前做準備,其他供品如雞菜魚、水果、糕粿、甘蔗等則等到巴剎年初四、五重開時才買。

 主婦說到買祭品,就不禁抱怨東西一年比一年貴,拜天公少不了的甘蔗,從前6到8令吉一對,去年漲到12令吉,今年肯定又再漲高。跟以前相比,供品不止價格漲,形式也慢慢變了,用來拜天公的三牲不必自己煮,她省下時間及工夫,改向經營雞飯檔的親戚訂購現成的,有雞魚有燒肉,方便不少。

巴生人拜天公 黃鑽桃自從搬到新家后,每年初九就在自己家里拜天公。五果六齋三牲香燭天公金不能少,還要有彩紙製成的天公座。
巴生人拜天公 黃鑽桃自從搬到新家后,每年初九就在自己家里拜天公。五果六齋三牲香燭天公金不能少,還要有彩紙製成的天公座。

友族明理包容
喜氣隔牆送

 雖然形式與時並進,黃鑽桃一家仍遵守傳統規矩和禁忌,比如年初七人日吃麵線,年初八不可掃地、倒垃圾、洗頭。她也為全家準備同款新衣,留待初九一起穿新衣拜天公。

 她與先生覺得應該把傳統習俗傳承給下一代,過年拜天公、清明節掃墓時告訴孩子們祭拜習俗背后的意義。只要小孩沒上課,全家出動到巴剎和神料店去買年貨、供品。年初八帶孩子們弄紅雞蛋、燕菜糕,晚上10時多,先生開始擺桌子,大人小孩一起擺上供品,初九凌晨正式祭拜,祭拜完后,全家一起放孔明燈,向天公祈求合家平安。

其他籍貫也開始拜天公

 有人拜天公求中字發財,鑽桃和先生卻不苟同。約10年前剛搬到新家時,鑽桃懷了第三胎,她與先生有了兩個女兒,一直想追個兒子。第一年在自己家拜天公,先生向天公祈求,若這胎得子就買燒豬答謝,果然如願添男丁,接下來連續三年,先生都訂一條金豬供奉天公。

 家婆去世后那三年,因為守孝不能拜天公。有一年初八,她和先生正好帶孩子到馬六甲游玩,見識馬六甲人拜天公的盛況,覺得比同樣福建人多的巴生更熱鬧。她說:“拜天公還是以前最快樂!”大家都知道巴生班達馬蘭新村年初八最熱鬧,鑽桃童年時住的新村也不遑多讓,鞭炮聲響徹夜,小孩和鄰居孩子們全村里跑。懷念童年過年氣氛,她嘆道:現在治安不好,即使住宅區也不敢讓小孩出去玩。

 “從前家里養雞,小孩盼著一年里只有大日子才吃得到的雞肉,味道可香了;現在小孩平常日子都吃得到肯德基,太好命!”

 鑽桃發現,現在越來越多不同籍貫的人也開始拜天公,比如她家后面的客家人,她的廣東籍朋友也向她請教怎樣拜天公。

 她覺得,馬來西亞社會多元文化交流最能體現在節日上。她們家隔壁住的是馬來鄰居,兩家人關係良好。馬來鄰居對華人過年習俗也不陌生,知道華人過年不能掃地等禁忌,也很開明和包容。鑽桃家凌晨拜天公放鞭炮,都會事先跟鄰居打個招呼,鄰居也很能理解這是華人拜神的儀式,燒天公金紙灰飛到隔壁家也沒有忌諱,甚至開明地接受鑽桃送拜過天公的水果給他們吃。

新年團聚怎少得了拍照時間,李沛詩(紅衣者)與孩子、姐姐、外甥女玩自拍。
新年團聚怎少得了拍照時間,李沛詩(紅衣者)與孩子、姐姐、外甥女玩自拍。

童年跟著大人拜
認知華人習俗

別以為年輕人不注重傳統習俗,祭拜是女人的事;有些年輕人願意學習傳統,關于祭拜這回事有的男人比女人更堅持!

 李沛詩和先生都是雪州適耕莊福建人,年輕時離家到吉隆坡唸書工作,結婚買了房子后定居莎阿南。李沛詩看上去不像三個孩子的媽,這位漂亮媽咪思想傳統,但拜天公,先生比她熱心、虔誠。先生認為,新一年一定要好好拜,希望天公保佑合家平安、順順利利,所以祭拜應該有的都要有,以示誠意。

 沛詩娘家和婆家向來依循傳統拜天公,但都不會很舖張,走簡單路線。她結婚第一年和老公在自己家拜天公,沒有經驗戰戰兢兢,兩人還上網看人家的部落格參考,搜查資料搞清楚拜天公需要什麼供品和儀式,避免出錯。最初幾年,母親不放心會打電話來提醒叮囑,后來見夫妻倆學會了,就放心不再過問,到現在兩人已經駕輕就熟。

 過年前籌備拜天公的祭品,她們用的是現代方式,簡單快捷,到超巿買水果和現成包裝整套的齋品,夜巿買甘蔗、神料店買天公座、金紙。

 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好,家里拜天公從未試過有燒豬,一切從簡。沛詩覺得心意比較重要,供品可以簡約,所以她家只供素菜,金紙也盡量燒少一點,減少空氣污染。

 豐盛版祭品:拜天公祭品豐儉由人,大家庭的供品比較豐盛。
 豐盛版祭品:拜天公祭品豐儉由人,大家庭的供品比較豐盛。
 簡約版祭品:小家庭可用比較簡約的方式拜天公。
 簡約版祭品:小家庭可用比較簡約的方式拜天公。

天公誕必備12種供品

 ★1. 茶、酒

 祭祀天公必須獻茶敬酒,向神明獻上敬意。最少各3杯,最多共12杯。

 ★2. 清素六齋

 任選其中6種現今簡化版齋品:香菇、花生、腐竹、白果、木耳、紅棗、冬粉、髮菜、紫菜、金針菜等,對至高的天公表達敬意。

 ★3. 蜜餞

 一個蜜餞如果脯、紅棗、龍眼,取其幸福甜蜜好意頭,以紙花草裝飾。

 ★4. 水果

 3個或5個,三果即香蕉(招)、橙子(吉)、黃梨(旺),以福建方言發音“招吉旺”。五果即香蕉(招)、黃梨(旺)、柑(甘)、橙子(吉)、梨子(來)、以福建方言發音“招旺甘吉來”。

 ★5. 素餅

 6個,桃形討長壽意頭,花形則是花開富貴之意。

 ★6. 麵線和紅雞蛋

 12捆和12個,麵線和紅雞蛋皆是祝壽禮品,用來向天公祝壽。

 ★7. 鮮花

 12朵鮮花反映天公的清淨莊嚴,不宜用悼念的白花祭拜天公。

 ★8. 天公金

 數量不拘,天公專享的金紙,也分為大金、盆金、恭金,折成不同形狀如元寶或蓮花等焚燒供神。

 ★9. 甘蔗

 將一對高錢掛在甘蔗上,甘蔗必須是上有葉子、下有根鬚,象徵有頭有尾。

 ★10. 發糕

 6個或12個,取其“發”字美意,希望新一年財運亨通。

 ★11. 五獸

 3個或5個,以糖製成的紅色六面玲瓏塔、龍塔、鳳塔及瑞獅,獸諧音“壽”,取其長壽之意。

 ★12. 三牲或五牲

 可以任選其中三種或五種,雞蛋、鴨蛋和一塊燒肉;整只燒豬或一塊燒肉、雞、鴨、魚或魷魚、螃蟹,慰勞天公身邊的眾神。

萬戶千家門前拜
舉香遙祭共子時

台灣人看大馬人拜天公洪菀璐按現場所見而畫的「年初九子時探秘」。
台灣人看大馬人拜天公洪菀璐按現場所見而畫的「年初九子時探秘」。
 來自台灣的洪菀璐,嫁到馬來西亞檳城,才首次真正看人怎麼拜天公,透過異鄉人的視角,她發現本地華人傳統習俗的趣味和含義……

洪菀璐來自台灣,建筑系畢業,專業于人類學及古蹟,原本到馬來西亞檳城實習,后在此結婚定居,目前是自由研究工作者,從事插畫工作,以圖文方式詮釋她對馬來西亞文化習俗與宗教活動意涵的解讀。她出版了《媽媽田野筆記》,透過異鄉人視角對馬來西亞多元族群與文化社會的敏銳觀察,用風格獨特的水彩畫及趣味文字,記錄檳城豐富的文化內涵。

鄉里集體慶典

 台灣閩南人也有拜天公的習俗,但菀璐是嫁到馬來西亞,才第一次真正看人家這麼認真地拜天公。她在檳城自己家里沒拜,因為過年都會回亞羅士打夫家,倒是家婆有拜天公。

 她覺得檳城天公誕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前幾年還可看到喬治巿家家戶戶在門前拜,整條街很壯觀、熱鬧,很有生氣,包括在姓氏橋前面那一條路也有很多人在拜,那個集體性很有趣。拜天公時,人們把甘蔗放得高高的,但就她所知,在台灣拜天公沒有放甘蔗。

 2000年左右,大批華人從喬治巿遷移到亞依淡,搬入組屋,大家在組屋走廊拜天公,變成另一種形式。有些組屋居民也會在底層可以看到天的地方,準備比較豐盛的供品一起祭拜。菀璐覺得這種社區樣子很有意思,拜公天不只是自己家的事,也是和鄰居一起在做的事情。

 反而菀璐沒在台灣看過人家拜天公,想想覺得很奇怪。她在北部長大,一到過年,很多人都會返鄉,城巿變成空城,難怪比較少看到傳統節慶的祭拜。“所以,要問我台灣人怎麼拜天公,我還真不清楚,只知道有放鞭炮而已。”

 她覺得,馬來西亞最精彩是供品的部分,各式各樣的供品都有其含義,只要觀察桌上的祭品和祭拜的間,就會知道大家怎樣看待拜天公,為何拜天公是過年重要的“大事”。

年初九子時探秘

 海墘走了一整條路,終于找到一戶人家相認!立馬轉移陣地。要去哪裡好呢?轉進牛干冬尾進入海墘新路,二條路、只好北往丹絨武雅老花園屋。

 年初九,許多不同方言群都要去亞依淡天公壇拜天公,在大馬比較神奇的是,福建人除了去天公壇,他們還會在自家大門口前,以綁著整隻甘蔗的“天桌”(紅色八仙桌放在兩張紅長凳上),待初八快要進入初九的半夜子時慶祝天公玉皇大帝生日,拜完之后在桌子前面燒天公紙和放鞭炮。

宛如一場盛宴

 矮桌放著葷食祭品,燒雞、紅雞蛋、燒鴨、魚肉或燒豬肉(有時只有豬頭配豬尾);高桌則是素食祭品,供品如下:

 1)茶和酒(3至12杯都可以)。

 2)綁著黃色高錢並且從根到葉子完整的甘蔗枝:用紅緞帶固定在天桌左右。謠傳在天公誕這天,人們從甘蔗園順利逃難出來是天公庇佑,其實眾說紛紜,不見得正確。

 3)罕見的天公餅:一種內黃色皮粉紅色的餅。

 4)紅盤的六種乾燥齋菜:金針、香菇、紅棗、木耳、腐竹、冬粉等等,會貼上喜氣紅字。

 5)糕粿類:種類繁多,比較特別的有椰花酒做的發糕、我看了很想吃罕見的芋草龜、上面鋪著乾黃龍眼和紅棗的甜糯米糕、香蕉葉包裹的咖啡色年糕。

 6)水果:各式各樣,包括切斷的甘蔗,貼上喜氣紅字。

 7)紙做的代人:畫上眼睛眉毛,在新年期間人很喜歡麻煩代人幫助補上好運。

 8)五獸糖塔和蜜餞:前者是紅糖翻木模做的,地位最大的塔置中,龍鳳左右,瑞獅在兩側,有時瑞獅會被省略成為三獸糖塔,后者串成枝放在紅色架子上。

 天公紙還有不同的順序鋪法,通常下層鋪金蓮花,上層鋪金元寶,有時還有金紙衣。至于南馬流行紙紮的天公架,很期待有天能看見。

 這晚,琳琅滿目的祭拜宛如一場夜間盛宴,仔細觀察充滿樂趣。這時我也好奇:台灣用什麼方式拜天公呢?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