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理財專家:愛投機好逸惡勞 貪念不除還會上當

文 文 文

獨家報導:黃治振
 (吉隆坡23日訊)理財專家陳文博認為,即便非法集資公司崩盤倒閉會帶來阻嚇作用,但相信只要國人投機且好逸惡勞的心態沒有改變,金錢遊戲的黑暗誘惑還是會死灰復燃,善忘的人貪念一來還是會遭殃!

 他直接點出,馬來西亞之所以會變成金錢遊戲猖獗的國家,全是出自一個“貪”字,這是社會病態。

 “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不是不知道金錢遊戲的危險情況,但很多人卻有好逸惡勞的心態,喜歡做不用付出太多就有很多回酬的事,正因為貪小便宜,希望馬上投資可以馬上賺錢,之后的事也不重要了。”

 陳文博也是宏願理財機構董事經理,他今日針對JJPTR投資公司傳倒閉一事接受《中國報》訪問時直言,投機思維“蒙蔽”了許多人的雙眼,報章天天在登相關新聞,大家怎么可能不懂?

 他指出,投資者的心態是,做捷足先登的投資者,即便公司崩盤,錢也都賺到了。


 “非法集資公司倒閉,阻嚇只是暫時性,若投機心態沒改變還是死灰復燃,接下來還是有一群又一群新的受害者。”

不肯腳踏實地

 詢及各造還可以做什么防範工作,陳文博說,國行和證券委員會都有工作,即把非法公司名單列出來叫大家注意,媒體報導也有阻嚇和提醒作用,但教育效應往往只停留一陣子,因為人是善忘的。

 他透露,許多年輕人牽扯其中,並沉浸在紙醉金迷。

 “很多現代年輕人缺乏務實且腳踏實地,只嚮往物質生活,最好是快速致富,在最短時間看到可觀收入,導致他們鋌而走險,沒有深思熟慮就參與金錢遊戲。”

 他指出,推動金錢遊戲者多是年輕人,他們眼中只看見賺錢手段,並沒研究生意模式和快速回酬的原因。

虧錢也賠上人際關係

別以為金錢遊戲的結果只是賺錢或虧錢,投資者到最后可能連人際關係也盡毀!

 陳文博指出,現代人往往深陷龐大的生活壓力,在入不敷出下聽到賺快錢的方法,一個人可以平白無故賺幾十萬令吉,這些“成功例子”深具吸引力。

 “這些非法公司就是捉準投資者的心態,投資者看在錢的份上都不會謹慎行事;金錢遊戲之所以瘋狂,是因為‘入場費’不高,投資者只需拉攏一些人和投入一些錢,本錢很低就可有高收入。”

 他說,非法投資者往往沒有深思熟慮,相關公司若失敗和崩盤了該怎么辦?

 他指出,許多人都是因僥倖心態,把“好康”人傳人介紹給家人朋友,沒想到后果不是損失1000令吉或僥倖賺了2000令吉,而是人脈和信用從此全毀!

 陳文博分析,缺乏警惕心和教育背景倒沒有很大關係,畢竟我國教育制度都是傳統學術性,沒有一套商業學規勸切莫輕信快速致富。

 “年輕人多接受教育,但這出自整個社會氛圍,教育沒有改變一個人的貪婪天性和思想。”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