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玩物尚智/三之二 自然與游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學習現場‧玩物尚智/三之二 自然與游戲

    20170523learn0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報導:方俊心
    攝影:岑嘉豪

    在大自然裡玩,小朋友可以把他們細微的觀察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自然界何其豐富,有千萬種事物可以勾起他們的好奇,加上准許探索、推測、尋找答案的空間,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由外而內灌輸的知識,而是探究的科學精神。

    走出課室學得更愉快

    紙風車兒童學社裡四十個小朋友的家長,絕大多數都認同學社的理念,只有兩三個對孩子在自然裡玩耍這件事情有疑慮。有部分家長甚至是十分嚮往的,羨慕孩子能有這樣的成長環境,希望他們能在這裡盡情地玩……


    從早上八點半到九點半,整整一個小時裡,我看著紙風車兒童學社的小朋友像陀螺一樣,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忙碌得很。

    高腳屋底下聚集了八個,蹲坐在沙池上玩泥沙。七個在草地上,無止境地從一邊追逐到另一邊,在陽光的照射下跑出了一身汗。其他疏疏落落分佈在樹下、魚池邊,什麼都可以玩,收集樹葉堆在爛泥巴上、撈魚、把葉子縫起來、玩草、採果子……小朋友的玩法是出乎預料的,你猜不透他。

    九點半,教室門口擺放了兩個桶子,一張踩腳布,桶子裡裝了水,小朋友先踏進一個,再踏進另一個,接著在布上踩了踩,走進了教室裡頭。喝水,老師點名,開始上課。這是學社日常的風景。

    在甘榜裡的小水溝放自製動力船。只要環境在那裡,成人可以想辦法運用,作為“價廉物美”的玩樂或教育資源。
    在甘榜裡的小水溝放自製動力船。只要環境在那裡,成人可以想辦法運用,作為“價廉物美”的玩樂或教育資源。

    小朋友得到科學探究精神

    魚池裡浮萍朵朵,上面漂浮著很多顆不到零點三公分、透明的球體,中央帶一黑點。小朋友用網子去撈,另一個過來了,探頭看:“什麼來的?”顯然他們倆都無法回答這問題,只是重複著把不明物撈起來看,又倒回進水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邱旖旎老師走過來,其中一個小朋友告訴邱旖旎老師:“老師,這是魚蛋。”“是魚蛋嗎?”邱旖旎老師問,也加入了研究的陣容。

    國際知名保育人珍古德小時候曾在雞寮裡蹲一個下午,觀察母雞下蛋的過程。這是她廣為人知的童年故事,常常被引用為她後來投入科學研究的起點。

    在大自然裡玩,小朋友可以把他們細微的觀察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自然界何其豐富,有千萬種事物可以勾起他們的好奇,加上准許探索、推測、尋找答案的空間,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由外而內灌輸的知識,而是探究的科學精神。

    在玩樂中累積生活經歷

    這一個小時在一天的課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只是“玩玩而已”。它有很實際的功能——適應小朋友的體能發展需要,也有助於他們在情緒上準備好,投入校園生活。

    肢體開展活動可以有不同做法,正式的像老師帶早操,學社採取非正式做法,讓小朋友在安全的自然環境裡自由活動,跑跑跳跳。從情緒上而言,小朋友在一天開始的時候,可以在校園裡看看花,跟朋友玩一玩,這有穩定情緒的效果。學社創辦人邱旖旎老師觀察過,小朋友經歷這樣一個小時後,接下來無論是參與感或專心程度,都比錯過這時段,在匆忙間開始上課的小朋友好。

    大人時常焦慮小朋友學習時間不夠,害怕他們跟不上地球轉動的腳步,希望他們少玩一點,爭取時間做“有益”的事情,但正是在適合的玩樂裡,小朋友可以啟發學習的主動性,開展五官能力,有更好的學習效果。今天我們愈發在意的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互動、情商,都可以從校園裡自然的玩樂情境中得到,邱旖旎老師形容,“在玩之中成長”。

    不管課本如何講解人際關係,它還是要回到生活裡實踐。它需要大量的互動。小朋友如何化解生活裡的衝突,如何妥協、認錯、培養原諒別人的胸懷,這些都要在自然的生活裡經歷。

    小朋友想把樹葉串起來,學社另一位負責人Anne老師給他們針線。有些時候,剛開始接觸大自然的小朋友會不習慣,需要成人的引導。
    小朋友想把樹葉串起來,學社另一位負責人Anne老師給他們針線。有些時候,剛開始接觸大自然的小朋友會不習慣,需要成人的引導。

    用五官感受世界的美

    邱旖旎老師很看重美感經驗,視大自然為絕佳的提供者。學社是高腳屋,屋外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種了樹,一邊還有沙地、魚池,整個面積加起來雖然不到一座籃球場大,已經足以構成一個生機勃勃的自然天地,吸引各種鳥類和昆蟲駐腳。

    小朋友觀察果樹的葉子,能夠以此分辨新株是誰。他們喜歡摸野莓毛茸茸的葉面,也喜歡聞榴槤花的味道。他們知道什麼果子可以採下來放進嘴巴裡。老師曾帶著他們觀察石頭的顏色,還有做實驗,看看不同土壤的吸水力。當然了,不用老師,他們自己也會踩在枯葉上,聆聽那暗啞的聲音。

    去年畢業典禮,家長、老師、小朋友們共同在這裡舉行一場泥巴大戰,家長玩得比孩子還瘋狂。中午十二點多一點的時候,大家正收拾、清洗,有一位小朋友,安靜地一個人坐在泥巴潭裡,用手從容地把玩那些泥巴,邱旖旎老師從他的身影看見不捨,“這泥巴的味道會是他童年的味道嗎?”

    玩不一定是情緒高昂的。在大自然裡玩,用五官感受世界的美,生命的豐富,能夠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感。

    水裡的是魚卵嗎?師生開始研究起來。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可以在自然環境裡自由玩樂時習得。
    水裡的是魚卵嗎?師生開始研究起來。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可以在自然環境裡自由玩樂時習得。

    在大自然裡玩樂

    這世紀的人要面對之前的人不用面對的問題,或可以說,留下的禍患——全球暖化。根據《國家地理雜誌》4月刊的報導,氣候變遷使冰雪急速融化、天氣越來越劇烈變動、野生動物已受到傷害,暖化的責任是人類難以推卸,慶幸我們現在還有時間做出一些改變。

    “人跟自然是分不開的,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提供我們很多資源享用,可是我們忘了善待它,因為跟大自然很陌生,忘了大自然。”

    當我們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裡,很自然地就會善待大自然,不會去破壞,也不會只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迫不得已而愛護大自然。學社非常鼓勵孩子跟自然玩在一起,在邱旖旎老師來看,這是教育裡的人文精神。

    自然界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是虛擬、物質性的組成,工廠製作的玩具,小朋友要了一件又一件,不會滿足,某程度來說這是物慾的增強,而且這些玩具也算是為地球帶來負擔,不像自然界裡的花草樹木、動物,那些都是“環保的玩具”,玩完了又可以回歸自然裡。

    而且自然的樂趣耐咀嚼,在海邊玩水、玩沙,那可是可以玩上一整天的玩具。更允許創造與想像的發生,要用沙子堆成什麼樣的城堡都可以,要收集什麼樣的葉子、花朵做成首飾,全憑個人喜好。人跟自然的互動,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沒有辦法被其他東西取代的。

    有認識有情感才懂得愛

    大概沒有人反對愛護大自然的重要性,“你試試看做調查問卷,愛護大自然重要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認同,打一個大勾。”可是真正叫他們走進去,他們並不習慣,怕蚊子多、怕髒,如果不認識,又何來的愛?

    對大自然陌生的大人,很難教育出熱愛大自然的孩子,已經跟大自然疏遠的大人,也不用急著明天就走進森林裡,“不一定森林才是大自然,海邊、瀑布、公園都是,不妨跟孩子一起學習認識,先認識,有了情感才愛。”

    學社裡四十個小朋友的家長,大多數都認同學社的理念,只有兩三個對孩子在大自然裡玩耍這件事有疑慮。有部分家長甚至是十分嚮往的,很羨慕孩子能有這樣的成長環境,希望他們能在這裡盡情地玩。

    有次學社辦活動,家長在旁觀看,然後問:“老師,你什麼時候會帶他去玩泥巴?”家長對這十分期盼。邱旖旎老師笑稱,這也許是現代人的“泥巴缺失症”,活動裡沒有安排玩泥巴,可是泥巴一直都在那裡,想玩隨時都可以玩,只是可能家長對它已經太陌生了,不懂得怎麼去接觸。

    相比之下,給小朋友一個手機或平板電腦,固然容易許多,幾乎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了。“我其實不會太反對這些,但是不要過火。”這個世界那麼大,玩樂不應該只有一種選擇。

    小朋友在用剩的麥芽膏罐子裡,種植各種不同種類的植物,體驗自然界中,奇妙的生命成長過程。
    小朋友在用剩的麥芽膏罐子裡,種植各種不同種類的植物,體驗自然界中,奇妙的生命成長過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