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道·咖啡回歸原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好味道·咖啡回歸原始

    20170623coffee0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愛莉台灣報導

    台灣咖啡就應該只是一杯咖啡,每一顆咖啡豆背景皆不同,各自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域風味,咖啡愛好者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喜歡的咖啡豆,透過適當的烘焙及各種沖煮方式,重現咖啡最純粹的樣貌,並將其最原始的味道釋放得淋漓盡致。

    2003年掀起第三波咖啡浪潮之后,強調個人風格、職人手藝的咖啡館成為主流。近年在咖啡版圖崛起的台灣,隨處可見充滿個性的咖啡館,咖啡館就像是主人的創作,以咖啡為筆,但以人為本,他們發掘咖啡的各種可能性,為自己和客人尋找喜愛的味道,從中推廣咖啡文化。每一杯咖啡都注滿熱情,每一杯咖啡都滿溢著分享,透過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咖啡、品味咖啡。

    方政倫(左)對咖啡的認識了如指掌,從種植、處理、烘焙、沖泡到咖啡館的經營,從種子到杯子的所有過程、步驟都可娓娓道來,說法精準生動。大家在阿里山「鄒築園」度過愉快的下午。
    方政倫(左)對咖啡的認識了如指掌,從種植、處理、烘焙、沖泡到咖啡館的經營,從種子到杯子的所有過程、步驟都可娓娓道來,說法精準生動。大家在阿里山「鄒築園」度過愉快的下午。

    咖啡個性

    “咖啡浪潮”這名詞,由一位烘豆師Trish Rothgeb于2003年提出。在Trish Rothgeb提出咖啡浪潮論述后,針對三波咖啡浪潮的區分,快速且廣泛地流傳于咖啡界。


    第一波咖啡浪潮是簡單便利的咖啡速食文化,第二波咖啡浪潮由連鎖咖啡業者主導,使咖啡成為有利可圖的事業,但過度商業化破壞了享受咖啡的基本精神,因而遂有第三波咖啡浪潮的出現。

    第三波咖啡浪潮讓咖啡回歸原始,咖啡就應該只是一杯咖啡,因為每一顆咖啡豆背景皆不同,各自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域風味,而咖啡愛好者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喜歡的咖啡豆,透過適當的烘焙及各種沖煮方式,重現咖啡最純粹的樣貌,並將其最原始的味道釋放得淋漓盡致。

    真正的咖啡帶酸

    由蘋果旅游主辦,李桑帶隊的台灣“邂逅咖啡藝”之旅,吸引30人參與,《中國報》受邀同行,在七天內,見識到台灣“咖啡人”從種植、處理、萃取、研發、經營到器具,無論在知識、風味、設計與消費者交流的專業。

    對咖啡門外漢來說,這趟咖啡之旅,喝了不少有別以往口感的咖啡,也知道什麼是“精品咖啡“,讓味蕾回到最原始的感受,了解咖啡並非一味的苦和黑!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所謂的精品咖啡,就是品嘗時可喝到它特有的風味,並清楚知道豆子的來歷,來自哪個國家的產區、莊園,整個處理流程,烘焙師的資訊明確,並且經過杯測師的評鑑,備有以上標準的咖啡,才能夠稱之為精品咖啡 。

    喝慣焦香味咖啡或三合一咖啡的人,初嚐帶果酸味咖啡會覺得怪怪的,但味蕾被打開后,會覺得很有趣。其實,咖啡豆本身是一種水果,所以真正的咖啡喝起來多少都會有一點酸味,這是來自咖啡豆本身的果酸。不同的咖啡豆有不同的風味,例如巧克力、核果、麥香、蜂蜜、花香等,味道多元,只是我們的味蕾被后期加工所“蒙蔽”,以為咖啡只有苦跟濃跟加奶加糖。

    這趟旅程,表面上咖啡是主角,其實“人”才是最關鍵的角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烹煮者的專業知識與熱情,才是影響一杯咖啡的重要因子。小小一杯,但只要用心,咖啡師所投注的心力與熱情,喝的人絕對能感受得到。

    方政倫:通過烘焙了解變化

    做出冠軍豆而被稱為“咖啡王子”的方政倫,有阿里山鄒族人的深刻輪廓。2007年獲得古坑“全國咖啡評鑑會”冠軍時,方政倫其實還只是咖啡門外漢,那批得獎豆子,他笑說是摔出來的。那時他還沒買脫殼機,只把咖啡豆放進充滿韌性的尼龍布袋,往地上、牆壁摔,把殼摔出。

    方政倫的父親,在1996年種了兩百多棵咖啡苗,四年后開始結果。當時他剛好退伍回到阿里山老家,當父親問他對咖啡有沒有興趣時,完全不喝咖啡的他感到很疑惑,不過,當他嚐到咖啡果實的甜味,逐漸對這顆神奇魔豆產生興趣。

    方政倫笑說,他從“惡搞”咖啡開始,例如邊看電視邊人工剝皮、汽車輾咖啡豆剝殼、拿炒菜鍋或烤肉架炒咖啡等各種方式都試過,后來因為想了解更多咖啡知識,與自己種植的咖啡品質,透過比賽與不斷研究種植、烘焙等技術,不但在國內獲獎無數,更在國際間打響名號。

    咖啡之路走了17年,從完全不喝咖啡,一直到奪得冠軍咖啡,方政倫每個環節都細心試驗,經過許多摸索,走了無數岔路,所以,他非常樂意與人分享經驗,希望大家少走冤枉路。

    一手包辦全部工作

    阿里山海拔高、溫差大、均溫低,種出來的咖啡豆甜度及扎實度佳,方政倫咖啡園目前種植約5000棵咖啡樹,都是阿拉比卡(Arabica)品種。他經營的“鄒築園”,從種植、採收到加工烘焙,全一手包辦。他笑稱,自己學工科,有實驗精神,研究過程中不斷改進修正,多年來累積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風味。只要事先預約,方政倫很樂意帶咖啡迷參觀咖啡園。

    我們在咖啡包裝上看到水洗法、日曬法、蜜處理法等,諸如此類好像只有在哈利波特魔法學院霍格華滋才會聽到的名詞,到底這些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方法,對咖啡的風味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方政倫三言兩語便道出其中精髓,只有講了無數次跟人分享了無數遍,才能表達得如此精簡流暢,連咖啡門外漢都一聽就明了。

    “水洗是洗掉糖分,蜜處理是保留糖分但不讓糖分發酵,日曬則是保留糖分且讓糖分發酵,處理法說穿了就是糖分管理。”方政倫說,咖啡的發酵是化學變化,糖分發酵會變成酒,酒發酵會變成醋,醋再發酵會變成醬油、醬菜等。

    曾有大品牌想收購方政倫的所有咖啡豆,但他拒絕了,因為不想只當農民,他要擁有自己的咖啡品牌。在所有的過程中,他最喜歡的是后製,“這是最重要的環節,它決定咖啡味道的最后命運,真的很好玩。”

    這也是方政倫甚少賣生豆的原因。通過烘焙,可以了解很多細節變化,有人說烘豆就像翻譯,同一支豆子,每個人翻出來的成品不同,他就是從中不斷學習實驗,增進自己。

    韓懷宗:吵出來的咖啡品質

    對韓懷宗來說,讓不了解咖啡的人愛上咖啡,是他最大的樂趣。在台中黑沃咖啡館的講座會上,他與大家分享台灣的咖啡歷史,也熱心回答團友對咖啡與健康的提問。

    與咖啡結緣三十多年的韓懷宗,因工作熬夜養成喝咖啡提神的習慣,從三合一的即溶咖啡開始到最后只品嚐純粹的黑咖啡,整個過程有如咖啡浪潮的進展,又因為對咖啡的好奇,不斷買書鑽研,一頭栽進咖啡漩渦。

    韓懷宗笑說,台灣生產的咖啡品質是吵架吵出來的,因為有些傳統咖啡農沒有“精品咖啡”概念,為了讓農民了解什麼是好咖啡,韓懷宗把國外精品等級的莊園豆直接帶到產區,來個台灣豆與國外豆大PK。吵著吵著,不但吵出好豆子,也吵出好交情,成了朋友。

    韓懷宗這些年全台灣走透透,去分享去開啟農民的味蕾想像,增加農民對咖啡風味的知識與理解,又把世界級的烘焙大師、沖泡大師、杯測大師帶到產地,告訴農民烘焙與沖泡技巧。

    剛開始時,許多農民會不服氣,都會跟韓懷宗爭辯、吵架,到后來發現,怎麼他帶來的咖啡喝得到花香、堅果、焦糖或柑橘味,再回去喝自己種植、處理的咖啡豆時,就喝出了差異。

    喝咖啡的習慣會影響健康

    團友提問有關咖啡與健康的問題,韓懷宗提出了重點,喝咖啡最好喝過濾式的,而且一定要用濾紙過濾不好的咖啡醇,也指出喝咖啡的習慣會影響健康。

    他說:“如果一天喝三杯,又加糖、又加奶,當然問題就出現了,所以喝咖啡喝出問題來的,多半是調味調出來的。如果把這兩樣東西拿掉,喝純咖啡,就沒有事情,如果一定要加奶的話,就要加鮮奶。”

    他指出,因為黑咖啡裡含有抗氧化的氯溶酸以及咖啡因,咖啡是靠這兩樣來抗病蟲害,但有些人對咖啡因敏感,不能喝咖啡,其實咖啡是對肝、心血管都很好的飲品,重點就是不要把危險、人造的東西加進去。

    “你可能習慣用再生濾紙沖泡一杯美味咖啡,但你可能不知道,你正在犯一個泡咖啡的謬誤,而且這個謬誤日積月累后,有可能會損害你的健康,你知不知道,你因此喝掉多少髒水進去?”

    先沖洗濾紙再加入咖啡粉

    韓懷宗非常贊成手沖咖啡用濾紙沖泡方式,尤其是每天喝咖啡要喝三杯以上的人。富含咖啡油的黑咖啡,喝起來口感比較厚,所以有些人不願用過濾紙過濾掉,而為什麼日本人習慣用濾紙沖泡咖啡?答案就是濾紙能夠有效地擋掉這些有害的咖啡醇與咖啡白醇,尤其是日飲量超過三杯以上的人,如果不小心避開這些有害成分的話,對健康的危害頗大。

    但很多用濾紙沖泡咖啡的愛好者卻很少注意到,濾紙本身具備的雜質還有螢光劑,如果你直接就倒入咖啡粉,然后將熱水沖下去,等于是每天都在飲用這些有害物質,久了一樣危害健康。

    “你可以實驗看看,沖咖啡時,先不要放咖啡粉,先用熱水沖一遍濾紙,然后看看杯子裡水的顏色,絕對不是干淨的顏色,平常大家沒有警覺到,是因為直接將熱水注入濾紙內的咖啡粉中,所以只看到咖啡的顏色,”韓懷宗說。

    所以在放入咖啡粉前,記得先用熱水沖洗一遍濾紙,一方面可以溫杯,一方面也保護健康。

    伴鹿咖啡設在店屋四樓,坐在吧檯前,咖啡師會邊泡咖啡邊跟你講解豆子的特色,還準備了小卡片讓你記錄品嚐了哪些品種的咖啡 。
    伴鹿咖啡設在店屋四樓,坐在吧檯前,咖啡師會邊泡咖啡邊跟你講解豆子的特色,還準備了小卡片讓你記錄品嚐了哪些品種的咖啡 。

    蔡治宇:用簡單的態度喝咖啡

    從字面看,“精品”這個詞,讓喝慣本地KOPI O的人來說,有“高人一等”的印象,一堆咖啡資訊只會讓人卻步。

    台北達文西咖啡負責人蔡治宇說,喝咖啡絕非為彰顯品味,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常到大馬教課的蔡治宇跟咖啡結緣20年,身兼咖啡玩家、講師與業者多重身分,各層面都有涉及,咖啡知識非常豐富。

    目前在台灣很流行的精品咖啡,對喝慣三合一咖啡的人,似乎有點高不可攀,蔡治宇很反對這種感覺,他覺得應該去感受喝咖啡的感覺,不要產生壓力。他強調自己雖然教很專業的知識,但姿態絕對不能高高在上,他建議大家用簡單的態度去喝,到底好不好喝?很多時候是個人喜好,不會強迫性說一定要喝什麼,他不會教人家一定要喝淺焙或深焙,要加奶或加糖,這都是個人喜好。

    蔡治宇的方式是讓人多接觸不同的味道,從中去找出喜好,再從他們的喜好延伸出去,讓味蕾越來越寬,“這很重要,讓喝的人在過程中開心。”

    蔡治宇說咖啡越來越多變化,每年都有不同的豆子、技術、概念出現,隨著教的學生越來越多,喜歡咖啡的人越來越多,這就是他的樂趣所在。

    咖啡館滿載信念

    我們遇見的咖啡人還包括5 Senses Cafe的茉莉、黑沃咖啡的林佩霓及伴鹿咖啡的陳政學,他們經營的咖啡館,都展示著各自的信念。

    個子嬌小的茉莉,在台大旁開了間可容納整百人的5 Senses Cafe,茉莉經營的是一間可以讓同學們在裡面讀書一整天的咖啡館,這裡不限時間、有免費WIFI、還有超多插座。

    茉莉以前念書時,就喜歡待在咖啡館,非常理解學生的想法與需求,她當初的想法,就是想開一間可以讓人待一整天的咖啡館。

    茉莉說Cafe因人的溫度而可貴,她堅持人對人的招待,這些年來,她與顧客成了朋友,很多熟客在離開這區時,都會特地來與她道別,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是她的信念,絕不妥協。

    黑沃咖啡的林佩霓與拍檔經常游走世界尋找好豆,她與團隊為顧客提供客製化服務,量身訂做專屬其個人口味的特色咖啡,正因為這種獨特服務,吸引消費者注意。我們在這裡做了咖啡測試,從中了解個人口味,對個人來說是一次很新鮮的經驗。

    伴鹿咖啡開在鬧市店屋的四樓,用網絡社群力量來推廣第三波咖啡運動,會不定時在面子書上載咖啡沖煮教學影片與愛好者分享。

    伴鹿咖啡Menu上第一列就是“單品無限體驗 Unlimited Experience”,也就是咖啡無菜單的意思,咖啡師煮什麼你就喝什麼,讓自己的味蕾“去世界各地旅行”!是不是很有趣呢?為了讓你記得自己喝了什麼,還貼心地準備了小卡片讓你記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