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恆燦:譯介交流促進團結 馬華文學跨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吳恆燦:譯介交流促進團結 馬華文學跨越

    吳恆燦:中國的四大名著,翻譯成各國文學,便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吳恆燦:中國的四大名著,翻譯成各國文學,便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報導:許雅玲
    攝影:李志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986年,為人師表的拿督吳恆燦,夥同志同道合朋友成立「馬來西亞翻譯與創作協會」(從下簡稱翻創會),統領雙語人才,有計劃將馬華文學作品,包括短篇小說、詩歌、兒童小說等翻譯成馬來文,交由國家語文局出版。

    至此,馬華文學開始打入主流馬來社會讀者群。

    馬來文學和中華文學的交融,也是促進種族瞭解的催化劑。

    有了讀者的鼓勵,翻譯水平也受各界肯定,吳恆燦大膽打起翻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念頭,並先挑《水滸傳》下手。


    沒想到,竟然花了逾30年來完成。今年,翻譯難度最高的《紅樓夢》已完成終審工作,等待吉日面市。

    回想當年,一班年輕小伙們,不計稿酬,有時還自掏腰包資助出版銷售的那股傻勁,吳恆燦眼裡洋溢滿足笑意。

    “出版了好幾本馬華文學作品的馬來文譯本,我們搞了一次轟轟烈烈的文化交流史料成果展,終于讓馬來主流社會瞭解,馬來西亞華文文學,雖然源自中國及港台的傳統,作品內容早已本土化,發展出以馬來西亞為中心的愛國情懷。”

    1980年代末,馬中兩國人民尚不能自由來往。1989年12月,吳恆燦陪同我國教育部國家語文局官方代表團,參與中馬歷史上第一次簽署文學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啟兩國在文學、語文、翻譯、出版、印刷及書展,六大領域上的合作。

    1991年,國家語文局委任吳恆燦為總策劃,落實備忘錄內容。兩年后,馬中官方順利推出第一次合作出版的文學著作《瓶中的紅玫瑰》,收集20位馬來當代女作家短篇小說選中文譯本。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馬來版本《西遊記》搬上舞台

    吳恆燦披露,“1993年,我們將20名中國近代女作家,包括冰心和蕭紅的短篇小說選,翻譯成馬來文,交由國家語文局出版,書名是《撒尼大爹》。這是馬中文學交流史上,第一本中國文學作品被譯成馬來文出版。”

    當年,創會同志的偉大理想是:通過譯介交流,促進民族團結。

    但今天,拿督吳恆燦意味深長表示,“文學作品是跨國際、跨族群、跨時空的著作。中國四大名著,便是與英國莎士比亞文學齊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屬于全人類的文學!”

    “小時候,閱讀安徒生童話,長大后,一遍又一遍閱讀莎士比亞名著,從不覺得這是‘外國的’,認為是我的,即便作品以中文書寫。”也是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的他表示,“把中國四大名著翻譯成馬來文,成為馬來文學裡的世界文學類,等于豐富了馬來西亞自己內部的文學。”

    于他,世界文化遺產的流通,不拘形式。去年,吳恆燦的團隊,在業界人士協作之下,成功把馬來版本的《西遊記》搬上舞台,並廣受好評,接下來,今年的10月28日,將在雪隆9間華小裡演出。

    “這一次,舞台劇本會交由各校編寫。未來,我們考慮推出更加容易閱讀的馬來版本的四大名著連環圖書。”他笑說。

    馬來文版本的中國四大名著,目前三缺一,但《紅樓夢》即將面市。
    馬來文版本的中國四大名著,目前三缺一,但《紅樓夢》即將面市。

    27年翻譯逾30著作

    從1985年至2012年,這漫長的27年,吳恆燦帶領完成的翻譯出版著作,超過30多本。

    從2012年至2017年,這短短5年,翻創會和漢文化中心,與中國出版集團所簽署的翻譯合作項目,則有近百本!

    “我領導的翻譯團隊,從業余兼職到現在的全職專業,氣勢磅礡。變化已非同日可語。未來的五年,將會是我人生譯介事業上最精采的五年,工作量會比過去30年加倍。”吳恆燦說。

    1980年代起,吳恆燦等人,積極把馬來文學譯成中文,刊登在各大中文媒體上。

    “過去,老一輩的華人,需要通過中文翻譯,來欣賞馬來文學。可是,今天,這個市場越來越薄弱來,畢竟,全民自小學習馬來文,可以拿起原文來閱讀,無需閱讀翻譯版本。”

    象形和線性文字思維 大不同

    象形文字思維和線性文字思維,終究有所不同。要將一國名著譯成另一國的在地語言,尤其馬來文,譯者更要敏感,有時須照顧宗教敏感,被迫閃開或放棄一些內容。

    馬來文版《西遊記》推出后,深受馬來社會歡迎,翻譯團隊成功讓讀者了解──這部神怪小說中,四師徒是形象鮮明的神話人物,具有令人又愛又恨的優點和弱點。當然,譯者權衡方便,將二師兄譯成BaJie或WuNeng(悟能),將佛祖譯成“上蒼”(Tuhan)。

    “多數人只看‘現在’,他們對我說:你們努力翻譯來幾十年,應該想方設法將作品普及化。我的想法是,只想把翻譯的工作做好,普及和流通的部分,便交由社會來完成。因為,我看到的是500年后的影響力。500年后,至少促成50至100人的專題研究。”

    馬來文版《白蛇傳》意外大賣

    2000年左右,漢文化中心推出馬來文版本的《白蛇傳》(Dewi Putih),出乎意料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我在電台推廣《白蛇傳》,友族聽眾撥打電話來分享:小說很浪漫,還問:和尚為何多事棒打鴛鴦?這讓我驚訝,原來,責備法海棒打鴛鴦的想法,馬來讀者跟華人讀者的思維都一樣。”

    有了讀者的鼓勵,吳恆燦大膽打起翻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念頭。

    “2001年,我們將施耐庵著《水滸傳》翻譯成馬來文,交由國家語文局出版,造成一時轟動。為了讓國家語文局支持這項計劃,我們承諾任何中國翻譯名著出版,會安排華裔民營企業家購買,並贈送給學校圖書館。這方法很有效,解決了出版經費,又推廣翻譯成果。”他說。

    馬文版《水滸傳》出版11年后,即2012年,馬文版《三國演義》才面市,接下來,因為中方鼎力協助,翻譯《西遊記》的速度遞增,僅用來3年便成功出版。

    目標鎖定中印市場

    不管是“中譯馬”或“馬譯中”,吳恆燦近50人的工作團隊,立足大馬,並將目標鎖定在更大的舞台──中國和印尼。今年,以馬來文介紹馬雲的書籍,一推出市場,馬上登上暢銷榜,為吳恆燦注入一支強心劑。接下來,敬請友族讀者期待二月河的《雍正王朝》。

    “中譯馬,最理想是馬來專家來譯,但是,他們的掌握水準有待提高,目前的翻譯工作,只能由華人來做。目前,還是很難找到中文程度既好而馬來文造詣也高的翻譯人才。”

    有意加入吳恆燦翻譯團隊的人士,可以直接聯繫漢文化中心:017-2450697(陳依微),或電郵[email protected]詢問。

    《紅樓夢》最考翻譯功力

    馬來文版中國名著有市場嗎?《水滸傳》第一版2000套(一套4本,共8000本)已售罄,去年再版,《三國演義》和《西遊記》銷量不錯,《紅樓夢》亦即將面市。

    根據吳恆燦的說法,《紅樓夢》最難翻譯,5年僅完成《紅樓夢》前40回翻譯工作。這是因為《紅樓夢》有很多登峰造極的詩詞和典故,還有深遠的文化意境,即便讓華人閱讀熟悉的原文,也未必融會貫通,更何況,要把其准確地譯成馬來班頓或詩歌,更是考驗譯者和編輯的功力。

    “印象之中,中國四大名著,全譯成當地的語文,大馬是第一個做到的國家。鄰國印尼翻譯的版本固然很多,但都不齊全,譯者也沒有統一,也不是全譯版本。”他說:“我只想拋磚引玉,奠下一個基礎,未來,也許會出現更好馬來譯本出現。”

    四大名著譯文成教材

    目前,國內大專院校的師生,都以漢文化中心翻譯的四大名著,作為比較文學專題方面的研究教材或指定教材。有趣的是,馬來讀者們,會不約而同把四大名著的人物,跟幾百年前的傳統馬來人物,以及馬來紀年裡的人物,進行性格特質上的比較。

    “也許,從比較中,我們會發現:原來,大家都是來自同一個系統,說明世界大同。”他說:“這就是我崇尚的和合文化,把不同族群的文化,經過一個過程,讓兩個族群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並強調,“目前,大馬各族群之中,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還未臻至和合文化。藉由馬來版本的中國四大名著,我希望促成文學上的“和合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