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看盡生老病死,心依然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見聞‧看盡生老病死,心依然痛!

    醫生、護士每天和死亡、疾病打交道,是否會對人類的生老病死感到“麻木不仁”呢?好比大家每天在報章上讀到某國發生天災人禍,即使情況再慘烈,惻隱之心,只維持個三分鐘而已。然而,答案是未必的!鄭順賢醫生行醫多年,始終懷著一顆憫懷的心去幫人……

    報導:劉純瑤
    圖:盧淑敏、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鄭順賢醫生說起過往行醫的經歷。
    鄭順賢醫生說起過往行醫的經歷。

    來自柔佛新山,畢業于台灣高雄醫學院的鄭順賢醫生,于大馬和台灣行醫二十多年。曾遠赴柬埔寨參加當地醫療義診團,也加入慈濟行列到尼泊爾賑災的他,每到一個窮鄉僻壤,當地人的貧和病,都讓他感到痛心疾首,淚流滿面。到底是什麼讓看盡人間苦疾的他,仍然保有人類最初的赤子之心?

    “做義診可以讓我的心像在保溫杯一樣,不會冷掉,去到外面的世界,你才會知道什麼叫作窮,當你看到病人的眼睛,你就不會忘記,有人需要我們的幫助。”這就是鄭醫生為自己始終保有一顆仁慈之心,所開的一帖良藥。

    鄭順賢醫生說起過往行醫的經歷,令現場聽眾也不禁感到心酸落淚。
    鄭順賢醫生說起過往行醫的經歷,令現場聽眾也不禁感到心酸落淚。

    拉大提琴的醫生

    鄭醫生于台灣高雄醫學院畢業后,在台工作了兩年便回國考馬來西亞的醫生執照,取得執照后,他先到馬六甲醫院服務,然后再到新山中央醫院任職,一待就是十幾年。“在新山中央醫院服務了十幾年,感到身心疲憊,就想趁著還走得動,當個背包客到世界各地旅行。于是我買了一本《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看到書上介紹位于柬埔寨暹粒的吳哥窟時,忽然提到如果你星期六晚上有空,一定要去一間兒童醫院,去聽一個外國醫生拉大提琴。”


    在好奇心驅使之下,鄭醫生上網繼續搜尋這家兒童醫院的資料,“原來那間醫院就是由那位拉大提琴的外國醫生Dr. Beat Richner所創辦,每個星期六晚上,他都會表演大提琴為醫院籌款和招募旅客捐血。

    Dr. Beat Richner是瑞士人,在柬埔寨生活了數十年,當上義工,看到那裡的人太貧苦,小朋友沒錢看病,于是立志在那裡設立醫院,而且是免費的。當時的柬埔寨國王非常歡迎他,給了他一塊地建醫院,但是經營醫院需要很多錢,當地政府只能贊助3~5%的開銷,因此他常飛回瑞士籌款。”

    鄭順賢忽然萌起到該醫院當義工的衝動,便寫信給醫院負責人,但對方回信拒絕了他,那醫生表示,他必須訓練當地的醫生和護士自立更生,不能一直依靠外援。那位醫生建議他去柬埔寨其它醫療義診團體做義工,他篩選了其中兩個,打算各去一個月。他從未想過,在前方迎接他的,是現實世界中一次又一次的無情打擊。

    有人統計過,如果柬埔寨沒有Dr. Beat Richner這名醫生,柬埔寨一天將會死100個兒童,也就是說他一年救治了三千多位柬埔寨兒童。
    有人統計過,如果柬埔寨沒有Dr. Beat Richner這名醫生,柬埔寨一天將會死100個兒童,也就是說他一年救治了三千多位柬埔寨兒童。

    1. 洞裡薩湖的悲情
    想幫幫不了,無力救病患

    “還未啟程,其中一個義診團體要求我去時,多帶一些燙傷藥膏,當時,我心裡覺得奇怪但也沒有想太多。我從泰國出發,進入柬埔寨后先到南部森林山區做義診,讓我真正體驗到何謂貧和病。以前我在政府醫院工作,看過的窮人是沒有錢看病,但至少有辦法到政府醫院看病。直到我去到柬埔寨,看到當地醫院的小孩必須兩個人共用一張床,有些甚至躺在地上。”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在柬埔寨,這並不是最窮的人,更窮的是連看醫生都沒辦法去。“我第二個參與義診的地方是‘the lake clinic’,他們除了在醫院看病,也定期帶著藥箱做家訪。那裡的小朋友都沒有鞋子穿,衣服也是聯合國捐贈的,他們肚子大大,因為蛋白質不夠。柬埔寨缺水缺電,到了晚上就會點煤油燈,小朋友的父母要工作,小朋友沒有人看顧就會去玩火,結果很多小朋友因此被燒傷。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為何義診團體要求他多帶一些燙傷藥膏。”

    不過是嚴重貧血

    “洞裡薩湖”位于柬埔寨北部,是全世界第二大湖,每個禮拜義診團隊有4天會在船上度過,剩下3天時間在岸上,就會點算藥物和裝箱。“在湖上的四天,我們一個一個漁村去跑,因為湖太大,每個漁村每個月我們只能去一次。有一次遇到一個女病人,她呼吸非常喘,我問她為什麼你那麼喘,卻現在才來?她就說她已經喘了幾個月,上個月她走路來,但因為沒有人扶,所以走得很慢,來到的時候你們已經撤退了,所以這次她學聰明了,找人扶她走來看病。”

    “我替她檢查后發現,淋巴結腫大,有腹水,瘦了很多,還一直咳嗽,很大可能是肺結核。肺結核是高度傳染的疾病,死亡率高,如果我不管她,不帶她出去治療,她回到村裡,傳染給其它人,很可能會滅村。”鄭醫生深知這個義診團體經費不足,只負責基本看診,從來沒有帶病人到醫院掛號,于是他和團員開了會后,決定自己出錢帶她到醫院看病。

    病人豈止一個,后來鄭醫生又遇到另一個男人,同樣是肺結核,但拒絕去看醫生。“因為他剛剛貸款買了一艘400美金的漁船,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他只還了四分之一的貸款,而他捕魚的收入是每天1美金。在沒有辦法之下,我決定買了他的船,他才答應跟我去醫院。到了暹粒醫院,那邊的狀況很糟糕,去照X光要給錢,坐輪椅要給錢,照完X光找人推回來又要給錢,抽血也要先給錢……”

    鄭醫生用“巧婦難為無米炊”來形容當時的無力感,即使身為一名醫生,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到了最后一天的義診,我遇到了一位老婆婆,她的臉色蒼白如紙,扶她來看病的人說,他們走路走了七八個小時才來到這裡。經過檢查,這老婆婆是嚴重的貧血,她的血液只剩下正常婦人的三分之一,醫治她的方法就是到醫院輸血。”

    “但我隔天就要離開,我帶她去看了醫生,誰帶她回去?去看醫生需要時間、金錢和人力,然而這些我通通都沒有,我只能跟她說,“回去吧,我幫不了你……”,演講台上的鄭醫生,低下頭,哽咽著重複說了一次“我幫不了你……”老婆婆泛白的臉孔仿彿此刻就在他面前。

    鄭順賢醫生和醫療團隊在尼泊爾難民營發現患有先天腦水腫的“芊迪”,每天幫她清洗褥瘡,當芊迪病情惡化,還將她送去醫院接受治療。
    鄭順賢醫生和醫療團隊在尼泊爾難民營發現患有先天腦水腫的“芊迪”,每天幫她清洗褥瘡,當芊迪病情惡化,還將她送去醫院接受治療。

    2. 尼泊爾的傷口
    做好事,要有始有終

    這樣的經歷,讓鄭醫生發誓從此不再參與所謂國際醫療義診活動,“這好像只是為了滿足我個人的虛榮心,我是醫生,我去一個貧困國家幫忙,但你真的幫到她嗎?這個老人的臉一直出現在我面前,但我沒有辦法幫她,這種義診做來幹嘛,你做了短期就離開,你不是永久經營,請問你做來幹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鄭醫生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團體叫作“無國界醫生”得到諾貝爾獎,發現他們非常有組織性,不僅發明了口服的點滴,發明了可以補充小朋友一天營養的口服顆粒,為愛滋病患爭取便宜的藥物,而且每個地方都有駐紮,都有永續經營的地方。

    “當時我去看他們的章程,發覺他們需要感染科醫生,于是我辭掉新山醫院的工作,去台灣進修,兩年后2014年,我拿到感染科專科醫生執照,剛好花蓮慈濟醫院招聘感染科醫生,于是在2015年1月,我成為那裡的感染科醫生。”

    團隊“接棒”照顧病患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大地震,慈濟招募醫生去救災,鄭醫生報名參加。“到了尼泊爾,我們每天都會到災民住的帳篷去探訪。有一次,我們聞到一股臭味,很多蒼蠅在帳篷裡面飛來飛去,裡面有一個小朋友,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個女生已經30幾歲了,她從小就患上了先天腦水腫,雙腳無法走路,從小就躺在床上。她身上的褥瘡很大,我們每天跟她洗傷口、量血壓等,發現她有點發燒,血壓下降,我們就用救護車把她送到醫院,並和當地醫生討論要如何醫治她。我離開后,就由后來的慈濟醫生代替我照看她,當時我就知道,慈濟的賑災真的跟其他團體不一樣,他們真的有始有終。”

    3. 敘利亞難民孩童的怨恨
    只能當童工,沒讀書的命

    之后,鄭醫生接到慈濟的另一個任務,師姐告訴他說,只是幫忙照顧師兄師姐的健康,怎知去到土耳其后 ,卻天天以淚洗臉。“當時有兩百多萬的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由于敘利亞和土耳其的語言不一樣,敘利亞的小孩在那邊沒辦法上學,只能當黑市童工。胡光中師兄是一名商人,住在土耳其很久了,他放下生意每天晚上都去探視這些難民,家裡有童工的,他就去勸他們把孩子送去上學,並且給予助學金。”

    “胡光中師兄將那些在敘利亞當老師的人,從工廠裡面請出來,讓他們再當老師,重獲尊嚴及不錯的收入。敘利亞孩子所使用的教室是土耳其孩子的課室,當土耳其孩子放學后,敘利亞孩子就會進去使用他們的教室上課。敘利亞和土耳其的小朋友皆互相仇視,我當時就聽說土耳其的家長都在抗議,他們覺得讓敘利亞小孩用他們的學校,會把學校的素質拉低。”

    從敘利亞逃難到土耳其的母親,只有幾分鐘時間收拾東西,因此只有一件衣服穿。學校成績優異的兒子,逃難時只帶了書包;來到土耳其后,為了生活不能上學,只能當童工。
    從敘利亞逃難到土耳其的母親,只有幾分鐘時間收拾東西,因此只有一件衣服穿。學校成績優異的兒子,逃難時只帶了書包;來到土耳其后,為了生活不能上學,只能當童工。

    不動手術,眼睛會瞎掉!

    我們在發放助學金的現場,敘利亞小朋友講的感言是:“我在當童工的時候,我看到土耳其小孩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去上學,我多麼痛恨他們,為什麼他們有書念,為什麼我沒有書念?”

    一個不到10歲的小朋友說這樣的話,是多麼的震撼!直到慈濟去資助他們,他們的心裡才沒有那麼恨。

    土耳其政府不承認敘利亞醫生的執照,敘利亞人也沒有錢看醫生,只能找在土耳其充當密醫的敘利亞醫生看病。“有一位敘利亞難民學校老師的女兒,從小患上弱視,在敘利亞開過一次刀,她必須不斷地開刀,眼睛才不會瞎掉。從土耳其回來后,我就把當地的醫療困境和我的感觸寫下來向上人報告,我當時多麼希望上人可以講一些話,做些什麼或者馬上去救人,但上人聽完后保持一貫的淡定,沒有給我什麼答案。結果幾個月后,慈濟在土耳其開設了義診中心,那位弱視的小女孩也能在那裡進行手術了!”

    上人的慈悲深深的撼動了鄭醫生的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