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一说再见 孩子就焦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习现场】一说再见 孩子就焦虑

    为何孩子总在分离时有那么多情绪问题?上学的日子,父母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一放开他的小手,准备挥手说再见,孩子就激烈地闹、哭得歇斯底里,拉着不让父母离去,即使好言相劝也死活不肯走进教室上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难道孩子只是因为个性依赖爱哭、对不熟悉的环境怕生所以才害怕和父母亲人分离吗?又或者背后其实有其他心理因素?在面对孩子黏人的“分离焦虑”状况时,父母又该如何安抚孩子的不安情绪,让他们学会说再见的能力呢?

    循序渐进独立强迫不来

    若孩子对父母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在分离时总是不受控地感觉焦虑痛苦,甚至经常抱怨身体不适或有微小病痛而借此留在家中不愿出门上学,其实要“对付”的并不是那些表面症状、强迫着孩子独立,而应该要后退一步,从孩子的“安全感、冒险感、存在感、价值感”这四大核心心理健康层面,去探讨并改善他们的内心恐惧。这是林润崧老师的看法。

    马来西亚Akasha学习型社群创办人林润崧是一名生命关怀工作者,也是一位父亲。


    “婴儿在子宫里是足足花了九个月的时间才能成熟发展到和母体分离,”他说,“独立是强迫不来的,人本来就是在依赖中学习独立。”

    在他看来,当孩子面对分离焦虑时,父母先不要责怪孩子,也不用太紧张,而是要先找出背后的原因。“很多父母一旦见到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学,自己的情绪就首先上来了。但是即便生气了,孩子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

    林润崧强调,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不能一味把错都怪罪在孩子头上,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能力啊。他说,家长最该做的是回头检视自己,他们赋予孩子的,是个什么样的心理成长环境?
    林润崧强调,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不能一味把错都怪罪在孩子头上,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能力啊。他说,家长最该做的是回头检视自己,他们赋予孩子的,是个什么样的心理成长环境?

    其实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与亲近的人产生“分离焦虑“的阶段。而这种现象一般出现于18个月至3岁期间。对幼儿而言,这是他们与父母(或照顾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正常发展过程。

    “就是这段期间孩子逐步发展‘心理诞生’,建立起‘自己是独立个体’的认知,于是才会意识到‘分离’。”

    在这个关键期,任何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的做法,都会对之后的分离有着不良后续影响。但即便是经历过了这个阶段,对于年纪稍大的孩童,他们仍有可能在特定岁数或时刻再度产生分离焦虑。比如在7~8岁、11~12岁,他们开始上学的第一天、经过一段长假后再度开课、搬家转校后重新适应环境、甚至父母出门购物或旅游时。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其中,第一次踏入陌生的校园环境,年纪小小的他们因和亲近的家人短暂分离,产生恐惧与不适感,也是人之常情。一般而言,随着他们对环境开始熟识、在老师的引导及同龄小朋友的陪伴下,分离焦虑的情况会在数星期后逐渐减轻而最终获得适应,父母无需过度担忧。

    “学龄的孩子正在建立着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们是能接受沟通的。”林润崧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先安抚孩子,不试图欺骗,反倒是和他达成共识:这次的分离只是短暂的,并约定好时间与地点,家长就会把他们接回家。”

    几次实验过下来,如果父母都能准时出现,孩子就能建立起家长只是暂时离开的心理建设。内心的恐惧自然会被解除。“更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守承诺,不可迟到或失约。”

    另外,年纪再大一点的孩子,还能在学习环境中通过游戏,让他们明白分离的过程。“所有的游戏都会结束的,而结束就是一种分离。这也是可以让孩子学习安心说再见的方法。”

    持续焦虑影响孩子成长

    然而,若孩童的分离焦虑随着时间推移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持续四个星期或以上,并且所感受到的焦虑、痛苦加深;甚至引发了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呕吐、呼吸急促、肌肉酸痛(特别是胃部与头痛)及疲累感,这其实都已经明显超出了分离适应期的范围,到了过分恐惧和痛苦的程度。父母这时务必提高警惕,寻求专业医生诊断是否患上分离焦虑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

    患有焦虑恐惧症的孩子在面对分离时,内心中会有以下的恐惧与焦虑:

    担心所爱或亲近之人在分离期间会遭遇受伤或死亡;

    担忧自身在分离期间会遭遇不幸的事故;

    难以踏出家门,即使只是为了出门上学;

    难以入眠、害怕独处;

    在与至亲分离之际,感觉到具体的生理不适感。

    一般上,焦虑分离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兼施。目前,针对分离焦虑症最为广泛使用的心理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CBT)。这种治疗法有助于让父母与孩子,学习如何转移那些无意义的焦虑和行为。同时也让父母理解他们的哪些动作与行径有可能会加深孩子的焦虑程度(像纵容孩子翘课)。

    若没有得到专业的治疗,持续性的分离焦虑症有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发展为成人焦虑或恐惧症。

    “加上这些心理困扰会使他们无法正常专注地上课学习,这对孩子未来的社交、教育与发育成长,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很多父母一旦见到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学,自己的情绪就首先上来了。但是即便生气了,孩子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
    很多父母一旦见到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学,自己的情绪就首先上来了。但是即便生气了,孩子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

    四大心理营养
    养出情绪健康的孩子

    其实,“分离”是人生必然的结果。为何孩子总会在分离时出现那么多情绪问题?

    “父母这时候应该思考问题的核心:在家庭经营中,他们有没有让这个家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存在感、冒险感和价值感?”

    林润崧说,就是这“四感”主导了孩子的情绪与心理健康。而分离焦虑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四感不存在或没有被满足。

    “很多有分离焦虑症候群的孩童与少年,都是因为在婴儿或幼儿时期,情绪没有被妥善地疏导及被尊重拥有情绪的权利。”

    【安全感】这是四感中与生俱来的一项,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婴儿的生存所需只有三项:食物、温暖与爱,”他说,“如果在婴儿期不常被怀抱着,常常放任哭了好久才来安抚,这就破坏了孩子的信任感。”若孩子对外界不信任,继而就会降低他的安全感。

    然而,安全感也并不仅限于父母与孩子间,还必须存在于夫妻之间。

    “若某对父母因夫妻关系不和谐,而藉着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来填补自己无法从伴侣处获得满足的安全感,这时并不是在赋予孩子安全感,反倒是让孩子成为了自己的补偿工具,长期下来,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引来负面影响。”

    【存在感】林润崧接着问:“孩子在学步阶段开始探索外在世界的存在时,家长有允许他探索吗?愿意让他去触碰新东西吗?或者反应出的是大小声的喝阻?”

    很多小孩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见到大人在旁大惊小怪、惊呼着危险。林润崧认为,与其说这是在保护孩子,其实是在阻碍孩子探索外界与自身存在的过程。

    “孩子或许会心想,如果连这些外界的探索都不被允许,那‘我’这个存在是不是也不被允许的呢?”

    【冒险感】另外,林润崧观察到大部分家长,每每在孩子冒险与探索时,攀高不小心跌倒了,在孩子还来不及做出情绪反应前,大人却抢先一步表现得比他们还紧张痛苦,“这不仅抑制了孩子的情绪表达,连带冒险感也被压抑了。难免变得过度小心翼翼,也丧失了自信勇敢。”

    “别忘了,父母本身也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在当了父母后却忘了这一点。”

    “父母的内在是否也有足够的冒险感?如果没建立起来的话,他们难以允许自己的小孩去探索!”

    【价值感】人们说“三岁定八十”,其实是因为孩子在三岁时开始清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一直到10岁左右,逐步发展成他的习性品格,以及对人生的价值感。他们会在这阶段建立起“道德意识”,意即罪恶感(Guilt)与羞愧感(Shame)。

    “从罪恶感中,我们学习‘良知’。也因为羞愧感,我们学会‘改正’。”

    林润崧说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能不能习得道德意识,从而建立起做人的价值。

    “若仔细观察,孩子在这阶段会开始有小秘密、或开始撒谎。这时候如果能够教导孩子纪律——就是训练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他就可以在价值感上发展出比较正确的模式。”

    从而引导出:“我是人,我会为我的生命负责。”

    林润崧在访谈中反覆强调,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不能一味把错都怪罪在孩子头上,“在孩子小小的年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能力啊!”他说,家长最该做的是回头检视并问问自己,是不是有做好以上这四点?他们赋予孩子的,又是个什么样的心理成长环境?

    “要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的内心必须也是健康的。这样才能让这‘四感’在家庭内展现,充分让孩子感受,培育出能自信应对人生的孩子。”

    2019第17届 改变从我开始生命成长学习大会
    ★主题:“爱是一家学习成长”
    ★讲师:林润崧老师、尤薇妮老师
    ★对象:有兴趣了解自己及成为学习型家庭成员的成年人,限300人
    ★日期:2019年3月24日(星期日)
    ★时间:8:30am~6:00pm
    ★地点:武吉丁雅平民华文小学大礼堂
    ★报名:凭券入场
    ★网址:www.myakasha.org
    ★电话:03-8958 6877

    特约:吴宝玲
    图:吴宝玲、互联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