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讓大馬人聽見我的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讓大馬人聽見我的曲

報導:李毓康
攝影:李玉珍



這一場別開生面的《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首次結合了馬來西亞、中國南寧、美國、加拿大、日本的音樂家跨界演出,真正是風“音”際會!

由隆雪華堂婦女組、馬來西亞現代作曲家協會、世紀學院中國東盟音樂周、茨廠家鄉音館聯辦的《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將在明天6月3日,在隆雪華堂光前堂盛大舉行。

此協辦單位為隆雪華堂婦女組理事之屬會團體的活動,是配合今年馬中建交40週年,首次在馬來西亞上演,結合了我國和中國南寧的音樂家跨界演出。

這次的《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最大主催功臣是馬來西亞活躍作曲家余家和,他接受專訪時表示,“由于作品都在外國演出,本地的觀眾較難接觸到自己的作品,多年來我都有個心願,希望在本地舉行個人的音樂發表會,說真的,這也是馬來西亞作曲家的一個心願,于是自己便極力響應推動。”



他補充,這一次的演出,也是配合5月24日于中國南寧舉行一年一度的國際盛會“中國東盟音樂周”。除了余家和,還有馬來西亞High Wind木管室內樂團,以及藝術家兼廣播人張吉安代表我國出征參與其盛。

隨后回國,這三個單位的演出者將聯同“中國東盟音樂周”的部分參與者蒞馬,再度合作在隆雪華堂上演一場跨界音樂會。

同時,余家和表示,這次《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請來了多名國外好友助陣,“感恩他們百忙中抽出時間,共赴這次盛會,希望彼此合作能為本地大眾帶來難忘的音樂‘響’宴……”

參與演出的有來自加拿大的女高音安妮哈雷(Anne Harley),美國的鋼琴家喬迪戈布爾(Jodi Goble),美國的雙簧管演奏家Keri McCarthy以及日本的長笛演奏家木埜下大祐(Daisuke Kino-shita)等國際音樂家,陣容鼎盛,相信這是我國音樂界在2014年最為矚目的藝術饗宴。

出動Orang Asli音樂!

余家和指出,《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當晚節目會分為兩部分,上半場是剛舉行的2014年“中國東盟音樂周”作品演出,由漓江室內樂團將演奏多首中國著名作曲家的華樂作品,以及廣西民族聲樂。

下半場則是他自己的作品集發表,當中安妮哈雷將用中文演唱余家和的聲樂作品,Keri McCarthy、木下埜大祐與本地著名的鋼琴家Nicholas Ong,則各自呈獻樂器獨奏曲。

“當晚音樂會的壓軸演奏,是由張吉安聯合馬來西亞High Wind木管室內樂團,朗誦一首取材自我國原住民(Orang Asli)的民間故事,這首作品也在中國南寧的中國東盟音樂周演出。”

余家和希望這次的演出,能為本地作曲家帶來鼓勵,因而引起本地大眾對他們作品的關注,提供更多環境,讓他們的作品都獲發表及認可。

大馬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來自日本金澤市,于1977年出生的日本長笛演奏家木埜下大祐,是這次受邀演出嘉賓之一,畢業于日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和日本東寶樂團學院,后來被石川縣保送到德國漢堡音樂學院進修。

國外演出經驗豐富的他,面對訪談,一口流利華語應答自如。“國外音樂交流演出,是每位音樂家視如寶的珍貴體驗,接觸不同的當地文化音樂,可使自己對音樂認知與視界進一步開闊,從而提升自己的音樂涵養,這對自己在作曲或是演奏技巧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他表示,日本的音樂界發展比馬來西亞還早,現已到了飽和點,民眾久經時間的洗禮,接受度寬廣。然而,在西方古典音樂薰陶下,卻視為流行代表,傳統的民族音樂逐漸被看成過時應淘汰的音樂,讓人惋惜……”

“反之,馬來西亞處于起跑期,一切未成型,音樂創作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加上多元種族體制,相信最后可以發展出屬于自己專屬的本地化現音樂。”

木埜下大祐在日本石川縣的長笛比賽中獲獎無數,曾經四度進入決賽,並在日本現代音樂比賽中二次獲得評審團特別獎。此外,他也是富山愛樂樂團和貴陽交響樂團的長笛獨奏員。他目前是亞洲現代音樂協會(ADOK)的主席,也曾在很多現代音樂節中受邀演出,例如德國多瑙辛根“Pre-stage”音樂節、中東國際現代音樂節、三得利夏季音樂節等。

古典與現代能融合!

在樂器演奏方面,大多數國家深受西方古典音樂影響,對于現代音樂的接受度帶來不少衝擊。如果真的要把兩者區分,余家和認為兩者都是密不可分,不同的是音效呈現的變化。

“總的來說,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區別在于音樂語言和藝術手段不同。前者遵循傳統的調式、調性、和聲功能體系等創作技法,后者則是打破這種技法,尋求新的表現手段。”

余家和覺得,古典音樂是古代流傳下來堪稱經典的音樂作品,屬于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典範音樂作品。在這種意義上,這一概念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國家、民族的高度藝術性音樂,均可成為古典音樂。

“現代音樂的特點則是追求探索性、開拓性。其新意尤其講究自由的結構、奇特的節奏、不和諧的和聲語言、繁雜的多調性及無調性,帶來奇異的音響效果,因而往往帶有很大的刺激性。”

當然,以上的標新立異,也並不是所有作曲家都追求的,更有一些作曲家主張將古典主義音樂和本民族風格、現代作曲技巧完美結合,創造出更優秀的音樂作品。

總之,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各有其特點,在古典音樂中也不乏存有現代音樂元素,而現代音樂中,也經常加入古典音樂的元素。對于喜歡音樂的我們,兩者都應該學會欣賞,理解音樂的內涵。

《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演出嘉賓

獻唱中文歌曲
加拿大女高音:安妮哈雷(Anne Harley)

身兼耶魯大學學士、波士頓大學音樂碩士、波士頓大學音樂藝術學博士等多個銜頭,安妮哈雷(Anne Harley)是一個資深的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現居加利福尼亞州的克萊蒙特。

擅長演奏具有挑戰性和突破性的當代作曲家的音樂,也擅長早期歐洲、美國及俄羅斯的口頭和書面(通過記譜法)傳統音樂。

她可用華語交流與表演,更突破地帶領早期俄羅斯古典音樂樂團合作;創立了新的音樂項目“明珠之聲”。

推廣民族音樂
中國漓江室內樂團

漓江室內樂團成員由中國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及骨幹教師組成,樂團的每一位演奏家和歌唱家,在各自的專業上代表著中國廣西的最高水平,在各種類型的專業音樂比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獎項。

樂團除了演奏古今中外民樂和聲樂經典作品外,還積極推廣當代具有廣西少數民族音樂風格的民樂和聲樂新作品。樂團組建以來,曾代表學院參加廣西各項重大演出活動,並多次代表學院、區政府前往北京、台灣、新加坡、越南、日本、美國等地交流演出。

愛鄉音如命
馬來西亞表演藝術家:張吉安

馬來西亞廣播電台愛FM主持兼製作人,節目涵蓋電影、劇場、爵士、華樂、曲藝、搖滾、電音等;電影系講師、鄉音採集人、 行為藝術工作者、《茨廠家‧鄉音館》館長。

曾自資出版華人本土鄉音採集著作,包括《鄉音考古:行為採集‧民俗演祭》、《鄉音回家》、《八府巡按‧八音乩童》。

2011年憑著電影和跨界藝術的評論節目《安全考古地帶》,榮獲國家新聞與文化部《安卡沙國家廣播大獎–最佳男廣播員》,成為大馬首位榮獲此殊榮的華裔廣播人。

同時,曾代表亞太地區擔任“伊朗國際電影節”評審;入圍“2011大馬十大傑出青年獎:文化藝術成就領域”。

擔任講師培育新秀
美國雙簧管演奏家:克里麥卡錫(Keri E. McCarthy)

曾任教于泰國瑪希隆音樂大學,返回美國后,目前任教華盛頓州立大學,並擔任雙簧管副教授和音樂史講師的工作,借此栽培更多享有國際水平的室內樂雙簧管演奏家和雙簧管獨奏家。

目前也是華盛頓愛達荷交響樂團和冬至管樂五重奏的主要合作演奏員,此外,她也在泰國薩拉亞、美國埃文斯維爾愛樂,以及歐文斯伯勒交響樂團演奏雙簧管和英國管。

如風演奏
馬來西亞High Winds木管室內樂團

馬來西亞High Winds(High Wind Ensemble)木管室內樂的團員,都屬于本地公民,成立于2004年,是附屬于馬來西亞愛樂樂團(MPO)的教育及外展部門。MPO的雙簧管副聲部部長為樂團的指揮兼藝術總監。

獲一等榮譽
馬來西亞鋼琴演奏家:Nicholas Ong

現為馬來西亞傑出的鋼琴演奏家,曾在法國依鳳蕾菲布國際鋼琴比賽榮獲第一名,也是瑞士克拉拉哈斯基爾國際鋼琴比賽的決賽選手。

他的鋼琴啟蒙于馬來西亞,后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並以一等榮譽獲得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學士學位。

他在美國、歐洲和亞洲有非常豐富的演出經驗,曾在很多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受邀演出,如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愛麗絲塔利音樂廳、紐約米勒劇院、法國嘉禾音樂廳、巴黎科爾托音樂廳、首爾藝術中心、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的李氏基金劇院、馬來西亞國油音樂廳和馬來亞大學實驗劇場。

旋律充滿生命力
美國鋼琴家:喬迪戈布爾(Jodi Goble)

在奧利弗拿撒勒大學取得小提琴和鋼琴表演學士學位,並在州立波爾大學取得鋼琴協作以及室內音樂碩士學位。

自2009年開始,在愛荷華州立大學擔當聲樂講師,也在波士頓大學美術學院裡擔任音樂講師和鋼琴教練。

喬迪的作品以旋律感強、直觀,包含習語的聲樂寫作,富有生命的詞曲而備受歡迎,她的套曲《錯雜的讚美歌》榮獲2013年度愛荷華州音樂教師協會金曲獎。

《南風音·南風祭》音樂會

日期:6月3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隆雪華堂光前堂
票券:RM20、RM50
詢問電話:03-22746645(梁玉英)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