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导盲犬登陆我国 遗憾受不公平对待(第1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首只导盲犬登陆我国 遗憾受不公平对待(第1篇)

报导:涂素燕
摄影:刘洁云



《十分专题》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年4月,我国迎来第一只导盲犬,名叫Lashawn。

Lashawn受过专业训练,是一只不会胡乱吠叫、不随意乱走动、没有攻击性、服从失明主人命令的工作犬。



他跟主人陈锦辉如影相随,已经成为亲密伙伴,如同他的双眼。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它,很多地方都不欢迎,它跟主人,一次又一次被拒于门外……

我国第一只导盲犬Lashawn,最近频频亮相媒体。

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知道,有一只叫可鲁(也译小Q)的导盲犬,曾经感动亚洲上亿人。

可鲁是亚洲最出名的一只导盲犬,日本摄影师秋元良平,用镜头记录它从出生到死亡的画面,日本作家石黑谦吾则花了15年时间,完成这只导盲犬的传记。

可鲁的故事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感动无数观众。

可鲁一生忠诚、机敏、尽责,跟失明的主人互相信任、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很多人因为它认识导盲犬,对导盲犬这种工作犬,有了更深的概念。

说回我国第一只导盲犬Lashawn,它跟可鲁一样,是只拉不拉多犬,今年两岁,家族都是导盲犬。

它在南京完成导盲犬训练,今年4月从中国飞来我国,目前开始为主人陈锦辉服务。

做为全马第一只导盲犬,除了服务失明的主人,它也肩负宣导大使的使命。

我国机场容不下导盲犬

尽管如此,它的命运跟人见人爱的可鲁大不相同,不是所有地方都欢迎它,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它身负的责任。

Lashawn随陈锦辉从中国回到大马,第一个不欢迎它的地方,就是我国国际机场。

他们从中国登机时,陈锦辉都是牵着Lashawn自由活动,并由Lashawn引领他登机。

在香港转机时,地勤人员也热心地关注Lashawn的需求。

陈锦辉无奈地说道:“但到了我国国际机场,他们却要我先用笼子把Lashawn关起来,才可以让它下机。”

现今全球许多国家已经认同,导盲犬对视障者的意义,允许导盲犬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及出入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美国底待律的机场,为方便携带导盲犬乘搭飞机的搭客,特别在候机室设置导盲犬专用厕所,我国的机场却容不下一只导盲犬。

导盲生涯一波三折

Lashawn来到我国后的导盲生涯,更是一波三折。

陈锦辉带它到住家附近散步,有人走过来告诉他:我的孩子会走过这里,你不应该带狗来这里。

一些商场不让它入内,保安人员驱赶它。

它跟着主人等候德士,德士司机拒绝载送他们。

陈锦辉之前在城中城阳光广场(Suria KLCC)上班,广场的管理人员拒绝让他带Lashawn一起上班。

马来邮报(Malay Mail)曾经邀请陈锦辉和Lashawn一起到公众场所,测试民众对导盲犬的反应和态度。

他们去到沙登一家购物商场,保安人员一见到他们,就上前驱赶他们。

尽管他们告诉保安人员,陈锦辉是失明人士,Lashawn是导盲犬,保安人员还是坚持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商场里不能携带动物。

过后,陈锦辉尝试乘搭德士回家,几位德士司机都因为他带着导盲犬而拒载。

这一切,对陈锦辉来说并不意外,他告诉本报记者:“我预算会面对这种情况。”

他说:“当我决定引进导盲犬时,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会面对很多的困难。”

对导盲犬认知不足
带来困扰…

导盲犬在欧美国家的历史己经非常久远。

早在耶稣基督时代,意大利南部的赫库雷姆〈Herculaneum〉城壁画,就描绘著一只狗牵引著一位视障者。

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设立第一家导盲犬学校,提供导盲犬给眼睛伤残的退伍军人。

在欧美许多国家,导盲犬早就是一种普遍为公众接受的工作犬,可以陪伴主人自由进出公共场合、乘搭交通工具、上餐馆等。

我国到今天才有第一只导盲犬,过去,我们从来没有在国内看过一只导盲犬。

随着Lashawn的到来,许多问题开始摊开,我们应该让导盲犬进出公共场所吗?导盲犬可以乘搭巴士、德士、轻快铁吗?

我国的交通那么混乱、残障人士设备不完善,会对导盲犬和视障者造成危险吗?

Lashawn作为我国第一只导盲犬,每次穿上导盲鞍,跟主人陈锦辉出现在公共场所时,都会成为全场焦点。

小孩看到Lashawn,通常都会开心地说狗狗。

记者陪陈锦辉和Lashawn走在商场,一位说英语小女孩就好奇地问妈妈,为何有狗?

母亲回答是“Guide Dog”,小女孩不断地问:“它在‘guide’什么?”、“为什么它这么大只?”

公众反应大不同

陈锦辉的太太黄金娇说:“我们在南京受训,牵着Lashawn走在街头时,当地的小孩看到都会说导盲犬,本地的小孩却多数不知道它是导盲犬。”

成人看到Lashawn,反应两极化。

有人不断用眼角偷瞄Lashawn。

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为什么带狗来这里?”

有人友善微笑。

有人举起手机拍摄Lashawn。

也有爱狗人士,看到它长得可爱乖巧,情不自禁逗弄起它来,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它工作的情绪。

对于导盲犬,也许我们真的还很陌生。

导盲犬是如何工作的?遇到导盲犬,我们应该怎样?

Lashawn的到来,也许正好让我们的社会,有个机会,认识导盲犬,同时关怀导盲犬背后的视障人士。

矢志推动导盲犬运动

Lashawn的主人陈锦辉,现年52岁,40岁那年,因为眼晴疼痛去检查,医生宣告他患上青光眼。

他动过多次手术,可是视觉还是逐渐退化,45岁那年完全失明。

失明以后,他和太太黄金娇创办了马来西亚青光眼协会,推动青光眼醒觉运动。

他是因为受到《再见了,可鲁》这部电影的感召,决定在我国引入导盲犬。

这并不是一时冲动浪漫的想法,他知道,我国因为宗教因素,要让导盲犬通行,必定面对许多问题。

他也知道,要在我国推动导盲犬运动,必须解决导盲犬自由出入公共场所问题,以及提升残障人士设备。

然而,他说我们不能只是被动的等待环境改变,他希望跟Lashawn一起唤起社会人士关注残障人士课题。

他已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和解决各种接踵而来的难题。

视障人士使用导盲犬是一种国际共识,许多国家更是立法保障视障者使用导盲犬的权利。

他说,我国于2010年7月6日,签署《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公约的宗旨是保护和确保身心障碍者,享有跟一般人同等的人权和自由。

他希望我国可以及早落实该公约,提升无障碍空间,及批准导盲犬上路。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