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淘:啡親啡故──一年又中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姐妹淘:啡親啡故──一年又中秋

妹 宇頡



中秋應該是秋天的氣候,在中國還是暖暖的,外套都穿不了。

中港台都隆重其事,列為公假,方便人們回家團圓。人們也真當做是大節日般慶祝,放幾天長假,趕回老家,賞月團圓。

而我們這裡,一切如常,節日氣氛一年比一年冷淡了,尤其是月餅在保健訊息中被列為肥胖的推手,更漸漸地被冷落在一旁,大家推陳出新的是燕菜月餅,蒟蒻月餅……傳統月餅通通都變成老人派的“老餅”,變成討好長輩的送禮佳品。



廣告公司的朋友說今年各大餅家的預算超低,印刷廠的老闆說,今年月餅盒的印量褪減,那種做月餅生意兩個月,賺足一年開銷的餅家熱銷傳說已經不復見。

走在商場的中秋月餅專賣場,人潮不再。

賞月的晚上,小朋友們提著的燈籠是燈泡有音樂的塑料燈籠,在住家小小院子裡走一圈已經算是把慶祝中秋的儀式進行完畢。皆因玩蜡燭,提燈籠遊街太危險。所有的節日玩意,美食都有“安全化”的代替品。

至于“月光會”,能說得出來的也都是“老餅”猜燈謎、唱月亮的歌曲,一起努力把“月光光,照地堂”念完,都是被世代遺忘的老玩意。連聚會也省了,手機開個“聊天室”,互相發送節日短訊,短片,就算聯繫了。

“大家都忙……”大家都會這么說。

漸漸地,我們也忘記了過節的氣氛。

總有理由繼續忙碌。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0